[发明专利]激光端面织构机的自动对焦暨实时微调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49031.6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34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颜彬;畅皓皓;李伯奎;裴旭;蒋素琴;许兆美;陈前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26/046 | 分类号: | B23K26/046;B23K26/04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激光端面织构机的自动对焦暨实时微调方法,采用在激光端面织构机内安装自动对焦及微调控制器(9)实现自动对焦暨实时微调,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微调控制器(9)由光栅尺、传感位移检测器、CCD成像探测器和中央处理器CPU构成;本发明采用CCD成像探测器对试加工的工件进行采样和分析,并通过改变光栅尺上对焦基准点位置的方式来减小误差,确保加工时对焦的正确性,提高加工零件的精度和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端面 织构机 自动 对焦 实时 微调 方法 | ||
【主权项】:
激光端面织构机的自动对焦暨实时微调方法,激光端面织构机包括激光头加工装置和自动对焦及微调控制器,所述的激光头加工装置包括直筒(2)、直角腔体(4),凸透镜(12)和450反射镜(13)分别固定在直角腔体(4)内部,通过固定扣(6)将反射镜筒体(7)固定在直角腔体(4)上,自动对焦及微调控制器(9)安装在成像系统(3)内部,成像系统(3)通过固定螺钉孔(15)将其固定在反射镜筒体(7)上方;其中,具有αº的反射镜片(18)安装在反射镜筒体(7)内部,并通过反射镜筒体侧盖(14)固定;其特征是:采用在激光端面织构机内安装自动对焦及微调控制器(9)实现自动对焦暨实时微调,所述的自动对焦及微调控制器(9)由光栅尺、传感位移检测器、CCD成像探测器和中央处理器CPU构成,该自动对焦暨实时微调方法的步骤如下:(1)初始加工点或固定加工点寻找和确定:首先通过具有αº的反射镜片(18)将需加工试件(1)表面图像通过对焦光线(8)反射到自动对焦及微调控制器(9)的CCD成像探测器中,图像显示在电脑显示屏上,用户选取需加工点后,激光头加工装置整体移动,达到很小的对焦偏差距离,为下步进行微量对焦调整做好准备;(2)激光加工前自动对焦:(a)将光栅尺的中点O’点预设为初始系统对焦基准点,对焦光线(8)经过具有αº的反射镜片(18)反射后在光栅尺上形成一个对焦点,同时通过光栅尺的细分计数模块计算出对焦点到光栅尺中点的距离,并形成信号;(b)将步骤(a)中距离信号输入自动对焦及微调控制器(9)中的中央处理器CPU处理,计算出激光头加工装置到加工焦点的距离,并通过CPU控制机床主轴移动;(c)同时机床给出一个反馈信号给传感位移检测器,传感位移检测器再次测量,将检测的对焦点到光栅尺(10)中点O’点的距离信号传入中央处理器CPU处理,CPU经过算法分析,如在距离允许的范围内,CPU不向机床主轴下达运动指令,如超出范围,CPU向机床主轴下达运动指令,机床调整运动;(3)激光头微调:经过步骤(2)操作后,对需加工试件进行试加工一次,经加工后试件上激光加工形成的点为A点或B点,使用CCD成像探测器对加工点进行采集和分析,并通过CPU使用黄金分割算法向机床发出运动指令,直到CCD采集和分析的图像清晰时CPU停止向机床发出指令,再次通过传感位移检测器进行测量,同时在光栅尺上形成相对应的A´或B´点,通过传感位移检测器将此A´或B´点位置更改为机床系统对焦点位置的基准点;在下步加工时的对焦中,将对焦点在光栅尺(10)上形成位置与其对比,分析计算出在光栅尺上形成的距离信号,传递给CPU中,继续执行上述步骤(2)和步骤(3);(4)激光加工时实时微调:正式加工开始后,每次激光脉冲加工后都将执行步骤(3),使得每次加工后的加工点都是下次加工时的对焦基准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4903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