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枝晶结构Cu-Pt纳米花粒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14866.8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16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齐卫宏;彭宏程;吴灏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22F1/00;B82Y4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刘擎天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枝晶结构Cu‑Pt纳米花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CuCl2·2H2O、聚乙烯吡咯烷酮、抗坏血酸和乙二醇混合,通入氮气,使氮气充分扩散至整个反应体系;(2)加热至60‑100℃,反应;(3)加入氯铂酸溶液,进一步加热至120‑180℃,反应,冷却;(4)分离,洗涤,得到产物;其中,CuCl2·2H2O与氯铂酸的摩尔比为5:3。本发明成功制备得到了枝晶结构Cu‑Pt纳米花粒子,制备过程简单,周期短,相对于普通立方体形貌的Cu‑Pt纳米粒子具有更大比表面积和更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cu pt 纳米 粒子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枝晶结构Cu‑Pt纳米花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CuCl2·2H2O、聚乙烯吡咯烷酮、抗坏血酸和乙二醇混合,通入氮气,使氮气充分扩散至整个反应体系;(2)加热至60‑100℃,反应;(3)加入氯铂酸溶液,进一步加热至120‑180℃,反应,冷却;(4)分离,洗涤,得到产物;其中,CuCl2·2H2O与氯铂酸的摩尔比为5:3;CuCl2·2H2O和氯铂酸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摩尔比为1:1‑10;CuCl2·2H2O和氯铂酸与抗坏血酸的摩尔比为1:1‑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1486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