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黄素的酵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694193.4 申请日: 2016-08-19
公开(公告)号: CN106307492B 公开(公告)日: 2019-08-30
发明(设计)人: 汤须崇;何森;李东梅;黄承生;雷廷平;蔡婀娜 申请(专利权)人: 华侨大学
主分类号: A23L33/00 分类号: A23L33/00;A23P10/30
代理公司: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张松亭;秦彦苏
地址: 362021***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叶黄素的酵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万寿菊中叶黄素提取、分离、纯化、冷冻干燥制备的冻干粉为芯材,酵母细胞为包埋壁材,通过振荡、离心、水洗除杂制得叶黄素的酵母微胶囊。叶黄素通过微胶囊包埋,不仅保留了叶黄素的防治年龄相关性视黄斑退化、防治白内障、抗氧化性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延缓动脉硬化、预防癌症调节人体免疫力、修复紫外线照射对皮肤造成的损伤等特性,而且为叶黄素不溶于水,加热、光照等都会使其氧化失去活性而不能发挥其健康作用这个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增加了叶黄素的稳定性。粉末状干燥物也易于保存应用。酵母安全、无毒、营养丰富等特点也使其在食品药品制备应用上具有优势。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叶黄素 酵母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叶黄素的酵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微胶囊中,酵母细胞为包埋壁材,叶黄素为芯材,该制备方法包括:a)取粒径为30~70目的万寿菊干花粉末,按照料液比1:0.5~8的比例加入30~98%乙醇,在萃取压力10~35MPa、温度30~80℃,分离釜Ⅰ压力2~12MPa、温度30~65℃,分离釜Ⅱ压力2~6MPa,温度18~27℃,萃取剂CO2流量15~65L/h的条件下超临界萃取20~200min,萃取液浓缩得叶黄素浸膏;b)取步骤a)的叶黄素浸膏,按照料液比1:18~22的比例溶解于正己烷,然后按照体积比4~6:2~4的比例向其中加入4~6%的KOH的甲醇溶液,在搅拌速度250~350r/min,15~25℃下皂化反应5~7h;过滤,调节pH值至中性,加入1~6倍体积的水脱盐后,分离收集上清液;c)取步骤b)的上清液,依次用截留分子量4500~5500Dal的聚偏氟乙烯超滤膜Ⅰ,截留分子量12000~14000Dal的聚醚砜超滤膜Ⅱ,截留分子量7500~8500Dal的聚醚砜超滤膜Ⅲ过滤分离杂质,表面流速均为3~5m/s,温度30~40℃;滤液浓缩至浸膏,冷冻干燥,制得叶黄素冻干粉;d)取干酵母,加入18~22倍量的4~6%NaCl溶液,添加脂肪酶与蛋白酶的组合酶,20~90℃温育1~50h;离心,菌体残渣复溶,10~90℃搅拌5~100min,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完成酵母细胞预处理;e)取步骤d)得到的预处理后的酵母细胞,加水分散,20~80℃下按照芯壁比为1:0.2~5的比例加入步骤c)得到的叶黄素冻干粉,4000~6000rpm搅拌1~12h,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即得所述之叶黄素的酵母微胶囊,其包埋率为60~8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9419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