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次反射吸收样品池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79052.8 | 申请日: | 201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24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贤;王亚萍;石建国;童晶晶;李胜;陈军;高闽光;张玉钧;刘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3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光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次反射吸收样品池,包括两端封口的管状壳体,以及管状壳体内部设置的反射组件;所述管状壳体的其中一端面上设有入光窗口和出光窗口,所述入光窗口和出光窗口上均设有透红外波段材料制成的窗片,管状壳体的圆周面的两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本发明在主镜的边缘附近设置直角反射镜,在反射光偏出主镜时,利用直角反射镜使主镜侧的反射点产生偏移,形成一组新的反射路径,从而使反射行程加倍;使红外波的穿梭行程大大增加,满足了超微量气体的检测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次 反射 吸收 样品 | ||
【主权项】:
一种多次反射吸收样品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封口的管状壳体(25),以及管状壳体(25)内部设置的反射组件;所述管状壳体(25)的其中一端面上设有入光窗口(29)和出光窗口(31),所述入光窗口(29)和出光窗口(31)上均设有透红外波段材料制成的窗片,管状壳体(25)的圆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33)和出气口(35);反射组件包括主镜(1)和副镜(3),所述主镜(1)由一块球面镜构成,所述副镜(3)由两块球面镜即第一球面镜(3a)和第二球面镜(3b)构成,所述主镜(1)和副镜(3)的镜面相对设置,且主镜位于入光窗口(29)和出光窗口(31)所在的一端;入射光束从主镜(1)一侧射入,并打在副镜(3)的第一球面镜(3a)上,经第一球面镜(3a)反射后会聚在主镜(1)上,然后依次按照第二球面镜(3b)、主镜(1)、第一球面镜(3a)、主镜(1)、第二球面镜(3b)的顺序经过多次循环反射,直至副镜(3)的反射光束偏出主镜(1)的镜面区域,副镜(3)反射的会聚光束在主镜(1)上形成多个光斑;所述主镜(1)的边缘附近还设有直角反射镜(5),所述直角反射镜(5)设置在偏出主镜(1)镜面区域的光斑对应位置处,利用直角反射镜(5)可以将光束偏移后沿原方向返回的特性,使该光斑在主镜(1)上的位置产生偏移,并使光束沿原方向返回,从而使反射次数加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7905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