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空气电池辅助电极膜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4813.8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7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连芳;孟楠;丁鹏冲;李亚迪;赵晓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226 | 分类号: | H01M8/0226;H01M8/0228;H01M8/0221;H01M8/0213;H01M4/88;H01M1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锂空气电池的辅助电极膜,将碳材料与聚乙烯醇缩醛基的粘结剂混合,复合在聚乙烯醇缩醛基多孔聚合物薄膜的一侧,制备得到辅助电极膜。使用辅助电极膜组装锂空气电池,将具有碳材料复合层的一侧对着空气正极,未复合碳材料的一侧对着锂空气电池负极或隔膜。本发明的锂空气电池辅助电极膜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可降低锂空气电池体系的内阻,促进放电产物的可逆分解反应,为放电产物提供更多存储空间,在锂空气电池敞开体系以及长期循环过程中保障了由气体通道‑离子导体‑电子导体组成的稳定的三相反应界面,显著提高锂空气电池的循环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锂空气电池 辅助电极膜 放电产物 聚乙烯醇 缩醛基 碳材料 多孔聚合物薄膜 三相反应界面 复合碳材料 化学稳定性 结构稳定性 制备和应用 长期循环 敞开体系 电子导体 分解反应 空气正极 离子导体 气体通道 循环寿命 负极 多存储 复合层 粘结剂 可逆 隔膜 内阻 制备 组装 复合 | ||
【主权项】:
一种锂空气电池辅助电极膜,其特征在于,电极膜由碳材料复合层和聚乙烯醇缩醛基聚合物的薄膜组成:碳材料复合层包含碳材料、聚乙烯醇缩醛基聚合物的粘结剂;所述聚乙烯醇缩醛基聚合物含有通式为(1)‑(4)结构单元
其中R1和R2相互独立,且R1和R2选自H、或碳原子数为1‑4的脂肪烃基;所述聚乙烯醇缩醛基聚合物的薄膜的厚度50‑200μm,孔隙率60‑90%,吸液率300‑700%;所述的碳材料选自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碳纳米管,石墨烯,导电炭黑,乙炔黑,科琴黑,碳纤维,活性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3481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