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调整横梁功能的自动拼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22955.2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13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齐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1/10 | 分类号: | B27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324109 浙江省衢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具有调整横梁功能的自动拼板机,属于木材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上、下加热机构;板料施压机构;翻料机构;推料机构,其包括一对推料板作用缸、推料板和一对推料板同步装置;上加热机构包括一组上加热管、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引出总管;下加热机构包括一组下加热管、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引出总管;一组上、下加热管间构为板料行移通道;板料施压机构固定在上加热管上;一对机架左、右立柱的相向一侧是敞口的;左、右调整横梁腔内设左、右调整横梁齿轮轴;一对机架左、右立柱腔内各设左、右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包括升降作用缸、标尺螺杆调整板、标尺螺杆、标尺螺杆固定板、同步调整齿条和齿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调整 横梁 功能 自动 板机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调整横梁功能的自动拼板机,包括一机架(1),该机架(1)的左端以腾空于地坪的状态固定在一对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支承于地坪上的机架左立柱(11)之间,而机架(1)的右端同样以腾空于地坪的状态固定在一对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并且同样在使用状态下支承于地坪上的机架右立柱(12)之间,在机架(1)的左端设置有一机架推料板平台(13),其中:在所述的机架左立柱(11)之间并且在对应于机架(1)的上方的位置上下移动地设置有一左调整横梁(14),而在所述的机架右立柱(12)之间并且同样在对应于机架(1)的上方的位置上下移动地设置有一右调整横梁(15);一上加热机构(2)和一下加热机构(3),上加热机构(2)在同时对应于所述左调整横梁(14)以及右调整横梁(15)的下方的位置与左调整横梁(14)以及右调整横梁(15)连接,下加热机构(3)在对应于上加热机构(2)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机架(1)上,上、下加热机构(2、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板料行移通道(10) ,该板料行移通道(10)的左端端口构成为板料引入口(101),并且该板料引入口(101)与构成于机架(1)的左端上部的板料腔(16)相通,而板料行移通道(10)的右端端口构成为拼接成型板引出口(102);一用于对以叠置状态位于所述板料腔(16)内的板料施压的板料施压机构(4),该板料施压机构(4)在对应于所述板料腔(16)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上加热机构(2)背对所述下加热机构(3)的一侧;一用于将板料喂入所述板料腔(16)内的翻料机构(5),该翻料机构(5)在对应于板料腔(16)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一用于将板料腔(16)内的板料推入所述的板料引入口(101)的推料机构(6),该推料机构(6)对应于所述板料腔(16)的长度方向的左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料机构(6)包括一对推料板作用缸(61)、一推料板(62)和一对推料板同步装置(63),一对推料板作用缸(61)以卧置状态固定在推料板作用缸座(612)上,并且该对推料板作用缸(61)的推料板作用缸柱(611)朝向所述推料板(62),推料板(62)与所述板料腔(16)的长度方向相对应并且与所述机架推料板平台(13)滑动配合,在该推料板(62)上并且在对应于推料板作用缸柱(611)的位置固定有推料板连接座(621),该推料板连接座(621)与推料板作用缸柱(611)连接,一对推料板同步装置(63)设置在推料板(62)与所述的机架推料板平台(13)之间,并且与推料板(62)朝向下的一侧配合,所述推料板作用缸座(612)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在机架推料板平台(13)的左侧面上,所述翻料机构(5)对应于推料板(62)的上方;所述的上加热机构(2)包括一组上加热管(21)、一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22)和一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23),一组上加热管(21)以彼此并行的状态间隔分布,并且该组上加热管(21)的左端在对应于所述左调整横梁(14)的下方的位置与左调整横梁(14)连接,而该组上加热管(21)的右端在对应于所述右调整横梁(15)的下方的位置与右调整横梁(15)连接,并且在该组上加热管(21)左端的上方各固定有一用于将加热介质引入上加热管腔(211)内的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212),而在该组上加热管(21)的右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用于将加热介质引出上加热管腔(211)的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213),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22)固定在所述的机架左立柱(11)之间,并且对应于所述左调整横梁(14)朝向所述右调整横梁(15)的一侧,在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2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212)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上加热管(21)的数量相等的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221),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221)通过第一上过渡连接管(2211)与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212)连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23)固定在所述的机架右立柱(12)之间,并且对应于所述右调整横梁(15)背对所述左调整横梁(14)的一侧,在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2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213)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上加热管(21)的数量相等的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231),该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231)通过第二上过渡连接管(2311)与上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213)连接;所述的下加热机构(3)包括一组下加热管(31)、一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32)和一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33),一组下加热管(31)的数量与所述的一组上加热管(21)的数量相等,并且以彼此并行的状态间隔分布,该组下加热管(31)的左端在对应于所述上加热管(21)的下方的位置与所述机架(1)固定,而该组下加热管(31)的右端同样在对应于上加热管(21)的下方的位置与机架(1)固定,并且在该组下加热管(31)的左端的下方各固定有一用于将加热介质引入下加热管腔(311)内的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312),而在该组下加热管(31)的右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用于将加热介质引出下加热管腔(311)的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313),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32)在对应于所述下加热管(31)的左端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机架(1)上,在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3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312)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加热管(31)的数量相等的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321),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总管接口(321)通过第一过渡管(3211)与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入接口(312)连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33)在对应于下加热管(31)的右端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机架右立柱(12)之间,并且对应于所述右调整横梁(15)背对所述左调整横梁(14)的一侧,在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3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313)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加热管(31)的数量相等的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331),该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总管接口(331)通过第二过渡管(3311)与下加热管加热介质引出接口(313)连接;所述的一组上、下加热管(21、31 )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所述板料行移通道(10);所述板料施压机构(4)在对应于所述板料腔(16)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上加热管(21)上;所述的机架左立柱(11)的相向一侧是敞口的,所述左调整横梁(14)的两端在对应于所述敞口的部位探入到机架左立柱(11)的机架左立柱腔(111)内;所述的机架右立柱(12)的相向一侧是敞口的,所述右调整横梁(15)的两端在对应于所述敞口的部位探入到机架右立柱(12)的机架右立柱腔(121)内,并且机架左立柱(11)的彼此相背的一侧的上部各构成有一用于使所述机架左立柱腔(111)与外界相通的机架左立柱开口(112),而机架右立柱(12)的彼此相背的一侧的上部各构成有一用于使所述机架右立柱腔(121)与外界相通的机架右立柱开口(122);所述左调整横梁(14)构成有一左调整横梁腔(141),该左调整横梁腔(141)自左调整横梁(14)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所述右调整横梁(15)构成有一右调整横梁腔(151),该右调整横梁腔(151)自右调整横梁(15)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在左调整横梁腔(141)内转动地设置有一左调整横梁齿轮轴(142),该左调整横梁齿轮轴(142)的两端均探出所述左调整横梁腔(141)的腔口并且伸展到所述机架左立柱腔(111)内,在右调整横梁腔(151)内转动地设置有一右调整横梁齿轮轴(152),该右调整横梁齿轮轴(152)的两端均探出所述右调整横梁腔(151)的腔口并且伸展到所述机架右立柱腔(121)内;在所述的机架左立柱(11)的机架左立柱腔(111)内各设置有一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8),该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8)与设置在所述左调整横梁(14)的左调整横梁腔(141)内的所述左调整横梁齿轮轴(142)连接;在所述的机架右立柱(12)的机架右立柱腔(121)内各设置有一结构与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8)的结构相同的右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20),该右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20)与设置在所述右调整横梁(15)的右调整横梁腔(151)内的所述右调整横梁齿轮轴(152)连接;所述的左调整横梁上下调整机构(8)包括升降作用缸(81)、标尺螺杆调整板(82)、标尺螺杆(83)、标尺螺杆固定板(84)、同步调整齿条(85)和同步调整齿轮(86),升降作用缸(81)以纵向状态固定在升降作用缸座(812)上,该升降作用缸座(812)与所述机架左立柱腔(111)的腔壁固定,并且升降作用缸(81)的升降作用缸柱(811)朝向上,该升降作用缸柱(811)与所述左调整横梁(14)的底部连接,标尺螺杆调整板(82)固定在所述机架左立柱腔(111)内,标尺螺杆(83)设置在标尺螺杆调整板(82)上,在该标尺螺杆(83)上并且在对应标尺螺杆调整板(82)的上侧和下侧的位置各配设有一标尺螺杆锁定螺母(831),标尺螺杆(83)的上端与标尺螺杆固定板(84)固定,该标尺螺杆固定板(84)与左调整横梁(14)的底部固定,标尺螺杆(83)的下端向着标尺螺杆调整板(82)的下方伸展,同步调整齿条(85)以纵向状态固定在机架左立柱腔(111)的腔壁上,同步调整齿轮(86)固定在所述左调整横梁齿轮轴(142)探入到左立柱腔(111)内的端部,并且与同步调整齿条(85)相啮合;所述的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推料板(62)的长度方向的区域以间隔状态固定有推料板平台托条(131),在推料板平台托条(131)朝向推料板(62)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导滑片(1311),在推料板(62)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导滑片(1311)的位置构成有推料板导滑凸缘(622),推料板导滑凸缘(622)与导滑片(1311)滑动配合;所述的一对推料板同步装置(63)各包括齿条固定座(631)、齿条(632)、同步齿轮(633)和同步齿轮轴座(634),齿条固定座(631)固定在所述机架推料板平台(13)上,齿条(632)固定在齿条固定座(631)朝向所述推料板(62)的一侧,同步齿轮轴座(634)固定在推料板(62)朝向齿条固定座(631)的一侧,同步齿轮(633)固定在同步齿轮轴(6331)上,并且与齿条(632)相啮合,同步齿轮轴(6331)转动地支承在同步齿轮轴座(634)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齐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齐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2295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