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铸浸入式水口预热的动态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0491.3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2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杰;赵显久;姜立新;陈文杰;顾志君;薛立秋;徐国栋;任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15 | 分类号: | B22D41/015;B22D4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冯丽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浸入式水口预热的动态控制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中间包,中间包安装于浸入式水口的上方;塞棒,塞棒设置在中间包内,用于阻塞浸入式水口的热流通道;蓄热式烧嘴以及燃气通路,蓄热式设置在中间包的上方,用于对中间包进行加热,每一组的两个蓄热式烧嘴连接至燃气分管,燃气分管上设置有分管燃气调节阀,用于调节进入该燃气分管的燃气流量,多个燃气分管连接至燃气总管,燃气总管上设置有总管燃气调节阀;水口预热箱,浸入式水口的下端设置在水口预热箱中,水口预热箱连接至风机,风机用于对水口预热箱提供负压。采用本发明的连铸浸入式水口预热的动态控制装置和方法,实现了动态控制,提高了产品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浸入 水口 预热 动态控制 装置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连铸浸入式水口预热的动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连铸浸入式水口预热的动态控制装置,所述连铸浸入式水口预热的动态控制装置包括:中间包,所述中间包安装于浸入式水口的上方,用于浸入式水口进行预加热;塞棒,所述塞棒设置在所述中间包内,用于阻塞所述浸入式水口的热流通道;蓄热式烧嘴以及燃气通路,所述蓄热式烧嘴设置在所述中间包的上方,用于对所述中间包进行加热,所述蓄热式烧嘴为两个一组,每一组蓄热式烧嘴之间的燃气通路上设置有换向阀,用于进行交替释放燃气以及吸收烟气,另外,每一组的两个所述蓄热式烧嘴连接至燃气分管,所述燃气分管上设置有分管燃气调节阀,用于调节进入该燃气分管的燃气流量,多个所述燃气分管连接至燃气总管,所述燃气总管上设置有总管燃气调节阀;水口预热箱,所述浸入式水口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水口预热箱中,所述水口预热箱连接至风机,所述风机用于对所述水口预热箱提供负压;所述水口预热箱上还具备气嘴,所述气嘴通过气路连接至空气入口,所述气嘴的气路上并联设置有压缩空气电动阀和旁通手动阀;所述连铸浸入式水口预热的动态控制装置还具备:计时装置、温度测量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并输出所述浸入式水口的温度,所述计时装置用于记录浸入式水口预热时间,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和所述浸入式水口预热时间,控制所述总管燃气调节阀、所述分管燃气调节阀的开闭和开度,以及控制所述风机、所述压缩空气电动阀的开闭;所述连铸浸入式水口预热的动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开始预热所述中间包,所述控制装置开启所述总管燃气调节阀至预设开度;步骤二,所述控制装置开启所述分管燃气调节阀,开度为50%;步骤三,将所述塞棒打开;步骤四,根据开浇时间与当前时间间隔,所述控制装置确定浸入式水口的预热时的温度‑时间曲线,开始对浸入式水口进行预热;步骤五,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压缩空气电动阀以及所述风机启动;步骤六,所述温度测量装置检测浸入式水口的温度,并作为反馈温度值反馈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计时装置开始计时,并将时间值反馈给所述控制装置;步骤七,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反馈温度值与步骤四中温度‑时间曲线中对应时间的曲线温度值进行计算,计算方法为:反馈温度值*校正系数‑曲线温度值,当计算结果大于50℃则执行步骤八;当计算结果小于‑50℃则执行步骤九;当计算结果大于等于‑50℃且小于等于50℃,则执行步骤十;步骤八,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分管燃气调节阀的开度减小5%,然后重复执行步骤六;步骤九,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分管燃气调节阀的开度增加5%,然后重复执行步骤六;步骤十,所述控制装置保持所述分管燃气调节阀的开度,所述控制装置判断所述时间值是否达到180分钟,否则返回步骤六;步骤十一,所述控制装置关闭所述总管燃气调节阀、所述分管燃气调节阀、所述压缩空气电动阀以及所述风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1049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