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海泥的多功能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93452.7 | 申请日: | 2016-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2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建益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D01D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26 浙江省慈溪***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海泥的多功能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纤维的原料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计为:聚酯切片70~95%,海泥粉2~18%,省沽油籽提取物0.3~2%,香艾纳提取物1~3.5%,箭根草提取物1.6~5%,偶联剂0.1~1.5%。上述各原料通过多种途径处理、共混,按常规的熔融纺丝法,送入熔融纺丝设备进行共混纺丝,即得到含有海泥的多功能聚酯纤维,香气浓郁,亲肤性好,既赋予同时具有抗菌消臭、防紫外线、除螨驱蚊、护肤保健功能,且效果好、作用持久,又表现出较好的可纺性、吸湿性、透气性、染色均匀性和力学性能,服用性能优良,应用面广。因此,海泥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多功能 聚酯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含有海泥的多功能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该纤维的原料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计为:聚酯切片70~95%,海泥粉2~18%,省沽油籽提取物0.3~2%,香艾纳提取物1~3.5%,箭根草提取物1.6~5%,偶联剂0.1~1.5%;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制备海泥粉:采集一定量的海泥,加水制得固含量为40~50%的泥浆,再加入海泥重量0.1~0.9%的三聚磷酸钠和0.2~3%的反丁烯二酸,在恒温水浴锅中搅拌1~3h,静置24h,弃去底部沉积物,倒出上层泥浆,固液分离,所得固体分散于海泥3~5倍重量的去离子水中,过滤,滤饼于100℃下烘干,粉碎,过80~100目筛,得到海泥粉;②制备省沽油籽提取物:采集成熟的省沽油籽,去杂,粉碎成80~100目的粉末,溶解于pH4.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并加入粉末重量0.5~2%的果胶酶,混合均匀,于40℃下震荡培养1~2h,离心分离,取上清液真空冷冻干燥,研磨,过200~300目筛,得到省沽油籽提取物;③制备香艾纳提取物:采集干燥的香艾纳,洗净,烘干,粉碎成80~100目的粉末,置于超临界萃取仪的萃取釜中,调控CO2流速为10~20g/min,在温度25~35℃、压力25~50MPa下萃取1~2h,将萃取物进行两级减压分离,一级分离釜压力为12~18MPa,二级反应釜的压力为5~9MPa,收集一级分离釜和二级分离釜中的收集产物,在产物中加入粉末6~10倍重量的无水乙醇萃取15min,再加入粉末3~9倍重量的含有6%氨的无水乙醇萃取20min,加热浓缩,烘干,粉碎成粉末,得到香艾纳提取物;④制备箭根草提取物:采集干燥的箭根草,洗净,晾干,用粉碎机捣碎后转移至提取器皿,按料液重量比1∶3~12加入浓度为70~90wt%的乙醇,35~50℃下提取1~3h,过滤取滤液;滤渣按照同样的方法提取两次,合并三次滤液,在真空度0.06~0.08MPa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1.05~1.10的浸膏,喷雾干燥,粉碎成粉末,得到箭根草提取物;⑤按配方称取海泥粉,以1∶6~15的重量比溶于去离子水中,在频率30KHz、功率250~500W、温度40~50℃下超声分散处理,之呈成单片层剥离状态,加入配方量的省沽油籽提取物、香艾纳提取物、箭根草提取物,再加入海泥粉重量0.1~3%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继续超声分散30~50min,过滤,所得固体物于70~80℃下干燥,研磨,过800~1000目筛,得到海泥/植物复合物;⑥按配方称取偶联剂,加入偶联剂1~3倍重量的无水乙醇稀释,得到稀释液;然后将步骤⑤的海泥/植物复合物以1∶1~5的重量比溶于无水乙醇中,常温下超声分散之后,缓慢滴加入上述稀释液,超声条件一直持续15~50min,反应结束后,过滤,将过滤后的海泥/植物复合物,于75~85℃下真空干燥,研磨,得到改性海泥/植物复合物;⑦将步骤⑥的改性海泥/植物复合物和配方量的聚酯切片混合均匀后,按常规的熔融纺丝法,送入熔融纺丝设备进行共混纺丝,制得含有海泥的多功能聚酯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建益,未经陆建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9345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