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绵结构型Ni‑W‑Fe合金基WC@Pt核壳结构颗粒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90359.0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1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王学良;王宇;陈睿;何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1/06 | 分类号: | C25B11/06;C25B1/04;B22F9/24;C25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高福勇 |
地址: | 1001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绵结构型Ni‑W‑Fe合金基WC@Pt核壳结构颗粒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制备过程WC@Pt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材料的超声制备;海绵结构型Ni、W、Fe和WC@Pt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材料复合共沉积;海绵模型的去除及W和Fe元素扩散处理。按本发明描述方法制备的海绵结构型Ni‑W‑Fe合金基WC@Pt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复合电极材料适应酸性、碱性或中性广泛介质环境,具有显著的低析氢超电位和化学活性。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结构 ni fe 合金 wc pt 颗粒 电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海绵结构型Ni‑W‑Fe合金基WC@Pt核壳结构颗粒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步骤【1】超声制备WC@Pt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材料;步骤【2】复合共沉积海绵结构型Ni、W、Fe和WC@Pt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材料;步骤【3】去除海绵模型,将W和Fe元素进行扩散处理;所述步骤【1】具体为:将WC纳米颗粒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在室温下以超声波分散20‑40分钟,以使WC纳米颗粒充分分散,形成WC纳米颗粒的重量百分比为10%‑50%的乙醇分散系A;加入H2PtCl6、正硅酸乙酯、2.3‑二羟基丁二酸,混合均匀以形成乙醇分散系B,继续超声0.5‑1.5小时,将产物离心分离,40‑70℃真空干燥0.5‑2小时,获得所述WC@Pt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材料;所述步骤【2】具体为:a.配制由纳米镍粉、纳米铁粉、微米钨粉、淀粉和羟乙基纤维素的水溶性悬浊液形成的导电浆料,将三聚氰胺海绵模型充分浸入到浆料中并进行压渗处理,在海绵结构的三聚氰胺海绵充分压渗挂浆后,在温度为35‑65℃条件下干燥20‑60分钟完成三聚氰胺海绵模型导电化处理;b.将分析纯的六水合氯化镍、氨基磺酸亚铁、粒度0.6‑30μm钨粉、WC@Pt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材料、1,4‑丁炔二醇、氮川三乙酸钠(NTA‑3Na)和乙二酸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以形成电沉积液;将已经导电化处理的三聚氰胺海绵模型作为阴极,金属铁板为阳极;在电流密度范围为120mA/cm2‑340mA/cm2的条件下,并辅以超声波搅拌,在室温下电沉积1.5‑2.5小时;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复合共沉积完成后的三聚氰胺海绵结构体,装入0.2‑1MPa的氮气氛围密闭容器中,在初始温度为350℃条件下10‑30分钟内加热至600℃,保温0.5‑1.2小时使三聚氰胺海绵分解去除;然后升温到600‑700℃,保温1‑2.5小时,使Fe元素在Ni中充分扩散,继续升温到800‑1000℃,保温1.5‑2小时,使W元素在Ni中充分扩散,然后空冷至室温获得海绵结构型Ni‑W‑Fe合金基WC@Pt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复合电极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9035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