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时段间耦合的无功优化的工程实用化求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45601.2 | 申请日: | 201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39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邹鹏;钟海旺;夏清;康重庆;汪洋;陈启鑫;杨知方;孙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考虑时段间耦合的无功优化的工程实用化求解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调度优化运行领域。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首先读取考虑时段间耦合的无功优化所需的系统运行基础信息与技术参数,以及机组运行基础信息与技术参数;然后,构建以系统运行网损最小化为目标的非线性规划模型,计算无功调节设备控制变量的连续解;构建以系统网损增量最小化为目标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计算无功调节设备控制变量的离散解;接着,将所得离散解代入之前构建的非线性规划模型中,再次计算调整发电机组的无功出力水平;在满足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得到考虑时段间耦合的无功优化的工程实用解。本方法开发难度小、效率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无功优化 耦合的 构建 非线性规划 技术参数 设备控制 无功调节 系统运行 求解 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读取 安全约束条件 电力系统调度 电力系统运行 出力水平 基础信息 系统网损 优化运行 运行基础 发电机组 无功 机组 开发 | ||
【主权项】:
1.一种考虑时段间耦合的无功优化的工程实用化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读取无功优化所需的系统运行的基础信息与技术参数;系统运行的基础信息与技术参数,包括:系统的节点数目、线路数目、机组类型、机组数目、机组接入节点信息、节点负荷信息、网络拓扑结构、线路技术参数、电容器数目、电容器接入节点信息、电容器技术参数、变压器数目、变压器连接节点信息和变压器技术参数;2)读取无功优化所需的机组运行的基础信息与技术参数;机组运行的基础信息与技术参数,包括:机组类型、机组额定容量、机组有功最小技术出力、机组无功最小技术出力和机组有功爬坡能力;3)构建以系统运行网损最小化为目标的非线性规划模型,模型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成;3‑1)设系统有N个节点、U台有载调压变压器、M台可调发电机、有R个节点装设可投切电容器组,全天时段为T,设目标函数为:
式(1)为系统全天有功网损最小化的计算表达式;式中,Ploss为系统全天有功网损,ploss(t)为各时段的系统有功网损;Yij为节点导纳矩阵第i行第j列的元素;Vi(t)为时段t节点i的电压,δij(t)为时段t线路ij首末两端的相角差;3‑2)约束条件包括:节点有功/无功平衡方程约束,如式(2)所示:
式中,PGi(t)、QGi(t)分别为时段t节点i机组的有功、无功出力,PDi(t)、QDi(t)分别为时段t节点i有功、无功负荷;QCi(t)为时段t节点i电容器注入的无功功率,计算表达式为QCi(t)=kCi(t)QcN,kCi(t)为时段t投入电容器的组数,QcN为单组电容器的容量;状态变量的上下限约束,如式(3)所示:xSVmin(t)≤xSV(t)≤xSVmax(t) (3)式中,状态变量的表达式为xSV(t)=[V1(t),V2(t),...,VN(t),PGslack(t)]T,V1(t),V2(t),…,VN(t)分别为节点1,2,…,N的节点电压,PGslack(t)为松弛节点的有功出力;T为矩阵转置符号;xSVmin(t)为时段t状态变量的下限取值,xSVmax(t)为时段t状态变量的上限取值;控制变量的上下限约束,如式(4)所示:xCVmin(t)≤xCV(t)≤xCVmax(t) (4)式中,控制变量的表达式为xCV(t)=[QG(t),kC(t),kT(t)]T,QG(t),kC(t)与kT(t)分别为由控制变量的发电机无功出力QGi(t),无功补偿电容器投切组数kCi(t)与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比kTi(t)所组成的行向量;xCVmin(t)为时段t控制变量的下限取值,xCVmax(t)为时段t控制变量的上限取值;4)计算无功调节设备控制变量的连续解;将步骤1)和步骤2)中读取的系统运行的基础信息与技术参数和机组运行的基础信息与技术参数,代入步骤3)所构建的无功优化模型中,计算得到无功调节设备控制变量的连续解,包括:各台发电机组的无功出力,电容器投切组数的连续解和变压器变比的连续解;5)构建以系统网损增量最小化为目标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模型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成;5‑1)此模型优化目标为有效处理无功控制设备的离散控制变量和全天的动作次数约束,设目标函数为:
式(5)为系统网损增量最小的计算表达式;式中,x′CV(t)=[k′Ci(t),k′Ti(t)]为优化的离散控制变量,即时段t的电容器投切组数和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档位;
为步骤3)优化得到控制变量的松弛解,作为本步骤控制变量进行优化调整的初始值;
为t时段系统网损对控制变量的灵敏度矩阵,Ωstep=[QCstep,Tstep]为无功控制设备的动作步长;5‑2)约束条件包括:状态变量调整范围的上下限约束,如式(6)所示:
式中,SUxCV(t)=[SUQC(t),SUT(t)]为节点电压对控制变量的灵敏度矩阵;Ui(t)为时段t节点i的电压幅值,Umin(t)为时段t节点电压的下限取值,Umax(t)为时段t节点电压的上限取值;控制变量的上下限约束,如式(7)所示:
式中,int为取整标志;控制设备全天的动作次数约束,如式(8)所示:
式中,无功设备动作次数限制K=[kCmax,kTmax]T,其中kCmax,kTmax分别为kC(t),kT(t)的最大值;式(8)转为如下形示表达:
式中,Z(t)为离散变量,表示无功控制设备时段t的动作次数;δ1(t),δ2(t)为0‑1整数变量,MC为一个大的正数;6)计算无功调节设备控制变量的离散解;将步骤4)中计算得到的无功调节设备控制变量的连续解,代入到步骤5)构建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中,计算得到电容器投切组数的离散解与变压器变比的离散解;7)将步骤6)中的计算结果代入步骤3)构建的非线性规划模型中,再次计算调整发电机组的无功出力水平;8)在满足电力系统运行各类安全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得到考虑时段间耦合的无功优化的工程实用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4560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有反馈保护电路的检测仪蓄电池快充系统
- 下一篇:线束布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