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易结构光纤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610436512.1 | 申请日: | 2016-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91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24 |
发明(设计)人: | 沈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高精特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简易结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第三连接体、第一光缆和第二光缆构成的;第一连接体由第一管体、与第一管体连在一起的第二管体构成,第一管体内部具有容缆腔,第二管体内部具有紧挨在起的第一容纤孔及第二容纤孔;本发明中的连接体采用了特殊的材料。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品合格率高、耐温度范围宽、成本低、易于批量制造。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结构 光纤 连接器 | ||
【主权项】:
一种简易结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第三连接体、第一光缆和第二光缆构成的;所述第一连接体由第一管体、与第一管体连在一起的第二管体构成,第一管体内部具有容缆腔,第二管体内部具有紧挨在起的第一容纤孔及第二容纤孔,第一容纤孔位于第二管体的中央,第一容纤孔、第二容纤孔都是贯通第二管体的上、下表面的,第一容纤孔、第二容纤孔都与容缆腔相连通,容缆腔的直径大于第一容纤孔的直径,容缆腔的直径大于第二容纤孔的直径,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具有相等的外径,第一管体、容缆腔、第二管体、第一容纤孔四者的轴线是重合的;所述第二连接体由第三管体、与第三管体连在一起的第四管体构成,第三管体内部具有容第一光缆腔,第四管体内部具有紧挨在起的第三容纤孔,第三容纤孔位于第四管体的中央,第三容纤孔是贯通第四管体的上、下表面的,第三容纤孔与容第一光缆腔相连通,容第一光缆腔的直径大于第三容纤孔的直径,第三管体与第四管体具有相等的外径,第三管体、容第一光缆腔、第四管体、第三容纤孔四者的轴线是重合的;所述第三连接体由第五管体、与第五管体连在一起的第六管体构成,第五管体内部具有容第二光缆腔,第六管体内部具有紧挨在起的第四容纤孔,第四容纤孔位于第六管体的中央,第四容纤孔是贯通第六管体的上、下表面的,第四容纤孔与容第二光缆腔相连通,容第二光缆腔的直径大于第四容纤孔的直径,第五管体与第六管体具有相等的外径,第五管体、容第二光缆腔、第六管体、第四容纤孔四者的轴线是重合的;所述第一光缆由位于内部的第一光纤及将第一光纤包覆住的第一光缆护套构成,第一光缆中第一光纤的一端位于第二容纤孔中且该端的光纤端面与第一连接体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光缆靠近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缆腔内,第一光缆中第一光纤的另一端位于第四容纤孔中且该端的光纤端面与第三连接体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光缆靠近另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第二光缆腔内且通过粘胶与第五管体相固定;所述第二光缆由位于内部的第二光纤及将第二光纤包覆住的第二光缆护套构成,第二光缆中第二光纤的一端位于第一容纤孔中且该端的光纤端面与第一连接体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光缆靠近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缆腔内,第二光缆中第二光纤的另一端位于第三容纤孔中且该端的光纤端面与第二连接体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光缆靠近另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第一光缆腔内且通过粘胶与第三管体相固定;所述容缆腔中,第一光缆、第二光缆通过粘胶与第一管体粘结在一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高精特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高精特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3651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机
- 下一篇:一种自控自吸泵多功能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