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生活污泥养殖蚯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28103.7 | 申请日: | 2016-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06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汪林;王威;王远飞;汤红;刘阳;梁栋;刘洋;张云峰;王长剑;谷峰;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华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利用生活污泥养殖蚯蚓的方法,其特殊之处是:污泥前期处理;制作蚯蚓基床并引入蚯蚓;每隔5天或7.5天向基床表面添加一次污泥混合料;第一次上料后在基床的上方喷一次适口性调理液;当蚯蚓密度达到3‑4kg/平方米时,进行采收,每隔15天集中引诱成蚓一次,直至污泥混合料填到基床高度为35‑40厘米时扩床;以中线为轴将原基床一侧厚度为10‑15厘米的高密度蚯蚓表层取走并铺设到新基床上;扩床后将原基床的芯露出,统一撤出到指定地点堆放,最后将原基床重新复位翻床。该方法适于北方寒冷地区,可解决蚯蚓处理生活污泥由于寒冷不能连续处理的问题,提高了处理效率,增加了扩床速度;有利于蚯蚓的长期驯化,适合蚯蚓工业化大规模处理生活污泥。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生活 污泥 养殖 蚯蚓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生活污泥养殖蚯蚓的方法,其特征是:1)、污泥前期处理取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将污泥的含水率控制在70%‑80%、碳氮比控制在20‑30之间,向污泥中加入秸杆制成污泥混合料,污泥混合料中秸秆与污泥的体积比3:7或者4:6;2)、制作蚯蚓基床并引入蚯蚓2.1)基料选用原有的蚯蚓床体,用基料堆成的基床厚度为10厘米‑15厘米、宽度为1.2米‑1.5米,长度≤100米,在温度大棚内沿长度方向留有至少3米宽的作业过路,基床沿过路一侧或两侧布置;2.2)引入蚯蚓前2小时‑3小时浇水直至有水流出为止;2.3)试床:取蚯蚓随机分为若干堆,以基床表面积计按照3kg/m2-5kg/m2均匀撒入基床上某一部位观察蚯蚓是否有死亡现象,如有死亡现象继续浇水直至基床有水流出为止;2.4)引入蚯蚓将蚯蚓引入到基床表面,蚯蚓播放面积为基床表面三分之二,密度为15kg/m2-20kg/m2,稳定一天观察蚯蚓状况,如果有异常现象:蚯蚓死亡或上返或逃逸情况则将蚯蚓从基床上撤出,再浇水直至基床有水流出为止然后将蚯蚓放回,稳定一天再观察,反复操作直至蚯蚓无异常;或撒种时将蚯蚓沿基床的一侧放置且撒种的蚯蚓下面挨地,次日观察,没有异常现象后都翻于基床上正常养殖;3)、上料3.1)试料观察1‑2天后准备上料,第一次上料时将直径3‑5厘米圆饼形污泥混合料呈圆环状或将宽为3‑5厘米的带状污泥混合料放置于基床表面,上料量为10-15kg/平方米,料间留有间隙,二到三天后观察处理状况,如有异常现象继续浇水直至基床有水流出为止,无异常现象后以料粪化为准,所述料粪化是指污泥混合料表面的80%呈现蚯蚓粪颗粒;3.2)上料并饲养然后每隔5天或7.5天向基床表面添加一次直径为10‑15厘米的圆饼形污泥混合料或宽为8‑10厘米的带状污泥混合料,污泥混合料每次加入量为60‑70kg/m2;所述污泥混合料由步骤1)制得;第一次上料后在基床的上方喷一次适口性营养液,所述适口性营养液的加入量以基床表面积计为25‑30kg/m2,所述适口性营养液是由100kg水、2kg~3kg尿素、3g~5g糖精、3mL~5mL菠萝香精和30mL~50mL醋精配制而成,保持基床中有机废弃物污泥混合料的含水量为70‑80wt%;4)、采收当蚯蚓密度达到3‑4kg/平方米时,进行采收,每隔15天集中引诱成蚓一次;每次采收后翻床按照步骤3)中上料方法进行上料,直至污泥混合料填到基床高度为35‑40厘米且当蚯蚓密度达到3‑4kg/平方米时扩床;5)、扩床5.1)、扩床时先在另一个温室大棚内按照步骤2.1)和步骤2.2)制作好新基床,备用;以中线为轴将原基床一侧厚度为10‑15厘米的高密度蚯蚓表层取走并铺设到新基床上,铺设面积占新基床表面的三分之二,正常饲养;5.2)扩床后将原基床的芯露出,统一撤出到指定地点堆放,最后将原基床重新复位翻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华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华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2810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大口径光学元件光学性能检测的三维平台
- 下一篇:一种光缆电子标签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