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类增殖放流标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05273.3 | 申请日: | 201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69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咸阳***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增殖放流标记方法,将标记孔固定在鱼体的尾鳍和背鳍,分大小不同直径的2类孔,同一孔径的标记孔处在背鳍和尾鳍是所代表的数码并不相同,大小孔按照上小下大位置标记,记数规则按照背一尾三的方式读取。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增殖放流鱼类标记工作强度大、难以目测标记个体、群体和个体标记难以兼顾的问题,设计的一种易于目测分拣标记个体、群体标记和个体标记同时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强度的增值放流鱼类标记方法。本发明在回捕的渔获物中可用目测方法迅速分拣出被标记的个体;被标记鱼可在1年内不失标;对标记鱼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无影响,可用于鱼类品种选育和杂交改良的长期标记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增殖 标记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鱼类增殖放流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增殖放流标记方法将标记孔固定在鱼体的尾鳍和背鳍,分大小不同直径的2类孔,同一孔径的标记孔处在背鳍和尾鳍是所代表的数码并不相同,大小孔按照上小下大位置标记,记数规则按照背一尾三的方式读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0527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