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接触网钢板复合防腐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1651.0 | 申请日: | 2016-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0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晋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浩帮重钢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1/18 | 分类号: | B05D1/18;B05D3/02;C23C10/52;C09D1/00;C09D5/10;C09D16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接触网钢板复合防腐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桥梁接触网钢板层叠成高度与宽度相接近的堆垛打包成捆,放入共渗炉中加入共渗剂制备获得多元合金共渗防护层;将桥梁接触网钢板堆叠起来,用一个底部设置有挡块的串联杆将堆叠起来的桥梁接触网钢板由中央圆形通孔串起来,浸没到达克罗防腐涂液中,通过旋转使串联杆上的桥梁接触网钢板与达克罗防腐涂液充分接触;旋转沥干后送入烘干设备中加热烘干达克罗防腐涂层;浸没到封闭液中,旋转使串联杆上的桥梁接触网钢板与封闭液充分接触;旋转沥干送入隧道式烘箱中,在隧道式烘箱中缓慢移动烘干桥梁接触网钢板表面封闭液中的有机溶液,然后常温放置24小时即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接触 钢板 复合 防腐 处理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桥梁接触网钢板复合防腐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桥梁接触网钢板加工好进行表面清理,层叠成高度与宽度相接近的堆垛,且相邻的桥梁接触网钢板之间铺设一层共渗剂,然后通过两端设置有螺纹的U形杆将层叠成堆垛的桥梁接触网钢板打包成捆;步骤二、将步骤一打包成捆的桥梁接触网钢板放入共渗炉中,并向共渗炉中加入共渗剂,然后通过共渗炉加热进行多元合金共渗处理,制备获得多元合金共渗防护层;步骤三、将步骤二处理的桥梁接触网钢板堆叠起来,用一个底部设置有挡块的串联杆将堆叠起来的桥梁接触网钢板由中央圆形通孔串起来,串联杆固定安装在旋转装置底部,且使得串联杆相对于旋转装置的旋转轴倾斜设置,且串联杆上端与旋转装置的旋转轴的水平距离大于串联杆下端与旋转装置的旋转轴的水平距离;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串联杆上的桥梁接触网钢板浸没到达克罗防腐涂液中,然后通过旋转装置驱动串联杆旋转,串联杆上的桥梁接触网钢板在离心力作用下克服自身重力向上运动,使串联杆上的桥梁接触网钢板与达克罗防腐涂液充分接触;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串联杆上的桥梁接触网钢板提升至达克罗防腐涂液的液面上方,继续通过旋转装置驱动串联杆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将桥梁接触网钢板上过量的达克罗防腐涂液沥干;步骤六、将步骤五处理后的串联杆上的桥梁接触网钢板连同串联杆一起从旋转装置上取下并送入烘干设备中加热烘干桥梁接触网钢板表面的达克罗防腐涂层;步骤七、将步骤六中的串联杆上的桥梁接触网钢板浸没到封闭液中,然后通过旋转装置驱动串联杆旋转,串联杆上的桥梁接触网钢板在离心力作用下克服自身重力向上运动,使串联杆上的桥梁接触网钢板与封闭液充分接触;步骤八、将步骤七中的串联杆上的桥梁接触网钢板提升至封闭液的液面上方,继续通过旋转装置驱动串联杆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将桥梁接触网钢板上过量的封闭液沥干;步骤九、将步骤八处理后的串联杆上的桥梁接触网钢板保持旋转送入隧道式烘箱中,在隧道式烘箱中缓慢移动烘干桥梁接触网钢板表面封闭液中的有机溶液,然后将桥梁接触网钢板从串联杆上取下常温放置24小时即可;所述步骤七中,封闭液由等质量的前置预配组分和固化反应组分混合均匀制得;前置预配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常温固化剂65份,体积浓度为60%的乙醇水溶液20份,丙三醇1份,锌片和铝片的混合物20份,聚醚改性有机硅氧烷0.5份,改性氢化蓖麻油1份;固化反应组分为:固含量为60%的环氧树脂水乳液,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0.54~0.56当量/100克;常温固化剂由四乙烯五胺和腰果酚缩水甘油醚按照1︰(2~3)的质量比制得,制备工艺为搅拌加热四乙烯五胺至60~70℃,将腰果酚缩水甘油醚缓慢滴加至四乙烯五胺中,然后保温搅拌制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浩帮重钢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浩帮重钢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0165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敷膜形成系统以及涂敷膜形成方法
- 下一篇:改进式工位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