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矿山人工矿柱稳定性判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94574.0 | 申请日: | 2016-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93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康;赵红宇;严雅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2 | 分类号: | G06F17/12;G06F17/13;G06F17/50 |
代理公司: | 赣州凌云专利事务所 36116 | 代理人: | 曾上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矿山人工矿柱稳定性判别方法,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得出考虑外载荷做功、自重势能和应变能条件下人工矿柱总能量方程,推导出人工矿柱势能函数表达式;基于突变理论知识,构建了在考虑弹性模量、高宽比等参数条件下人工矿柱能量极限状态方程,根据势函数的稳定判据得出外载荷的临界应力函数关系式,系统分析了外载荷变化过程对人工矿柱稳定性的影响,定量评判了人工矿柱受外界载荷的影响程度。经实测人工矿柱承受载荷约为其理论设计临界载荷的十分之一,达到安全支护规范要求;人工矿柱及覆岩都较稳定,能够满足矿山安全生产的需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人工矿柱能量极限状态方程,可为地下金属矿山人工矿柱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矿山 人工 矿柱 稳定性 判别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金属矿山人工矿柱稳定性判别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根据破坏模式及力学模型分析,确立人工矿柱的边界条件为:y(0)=0,y(h)=0 (1),y′(0)=0,y′(h)=0 (2),式(1)中:y为水平位移量,是关于x的函数,当取矿柱高度为0时,该处矿柱水平位移量为0;当取矿柱高度为h时,该处矿柱水平位移量为0;式(2)中y′(x)为矿柱在x高度点的偏转角度,当取矿柱高度为0时,该处矿柱偏转角度为0;当取矿柱高度为h时,该处矿柱偏转角度为0;由以上二式满足位移边界条件,可设矿柱的挠度曲线方程为:![]()
式(3)中:y为人工矿柱挠度,x为人工矿柱距底端距离,a1为x方向挠度系数,b1为y方向挠度系数;为提高计算准确程度,该式为取前两项的形式,a1,b1为自由变量,在岩土工程领域其取值范围0.001~0.004;h为人工矿柱单元的高度,单位m;由能量原理知,人工矿柱总能量为:∏=‑WP‑WG+U (4),式(4)中∏为人工矿柱总能量,单位J;WP为外力P所做的功,单位J;WG为人工矿柱自重势能,单位J;U为人工矿柱的弯曲应变能,单位J;作为小变形体的人工矿柱,由于在尺寸上,人工矿柱的高度大于人工矿柱宽度,在承受单轴压缩时,常规的破坏是“鼓形”破坏,这里仅考虑其弯曲应变能U为:
式(5)中:I为单个人工矿柱的惯性矩,I=bh3/12,单位m4;E为人工矿柱材料的弹性模量,单位MPa;M(x)为x高度处的截面弯矩,单位N·m;ds为微弧段长,
单位rad;将
按泰勒公式展开:
则
将式(6)代入式(5)得:![]()
由于实际问题中,θ(θ=y′=tanθ)较小,并θ2(θ2=y′2)与1相比为高阶微量,可略去不计,简化后:
将式(3)分别进行一阶求导与二阶求导得:![]()
将式(9)代入式(8)得:![]()
令
并将(9)代入得:
式中,λ为与P相应的广义位移;则外载荷P所做的功:
人工矿柱自重势能为:
式中:ρ为人工矿柱的密度,单位kg/m3;s为人工矿柱的水平截面积,单位m2;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m/s2;将式(10)、(11)、(12)代入式(4)得:![]()
此式即为结构功能函数的数学表达式;第二步:由突变理论的相关知识可知,用势函数∏(x)的空间曲面图形来表示,它是一个具有光滑折痕的曲面,其上一点代表所研究系统的一种平衡状态;在该曲面上叶和下叶上,满足∏″(x)>0,即系统势能取极小值,则平衡状态是稳定的;在曲面的中叶上∏″(x)<0,即系统势能取极大值,则平衡状态是非稳定的;在曲面上叶和下叶与中叶的交界,∏″(x)=0,即为临界状态;当∏″(x)>0时,平衡状态是稳定的;当∏″(x)<0时,系统状态是非稳定的;当∏″(x)=0时,系统处于临界状态,此时的外力P为临界载荷,记为Pcr;令∏=‑Pλ‑WG+U=0得:
从式(14)中可看出,
当且仅当b1=0时,取最小值1;外载荷P的极大值,即临界载荷:
相应的,临界应力:
第三步:根据非线性科学的理论,该系统的定态方程为:
将式(13)代入得:
解此方程组可得:
当第①组解代入式(3)有y=0,与人工矿柱在力P的作用实际发生了数值不为零的位移相矛盾;通过比较②、③组解,易知第③组解中的P值小于②组解中的P值,故可根据载荷由小到大逐次增大知,临界载荷
此时系统处于临界状态;第四步:再由式(14)讨论外载荷P变化过程对结构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即
可知外载荷P是关于a1、b1的函数,故可用其偏导数来研究外载荷P的增减趋势;![]()
根据式(19)可得载荷力P的变化规律:当a1>0时,
即压力P随a1增大而减小;当a1<0时,
即压力P随a1增大而增大;同理,当b1>0时,压力P随b1增大而增加;当b1<0时,压力P随b1增大而减小;由材料力学可知,矿柱产生突变时必须满足P>Pcr;考虑式(13)及式(18)可知:当
∏随|a1|的增大而增大,即系统处于稳定平衡状态,势函数∏取极小值;当P>Pcr时,势函数∏随|a1|的增大而减小,即∏取极大值,系统此时处于非稳定的平衡状态;当外载荷P从0增大至Pcr极小值的过程中,系统∏取极小值,始终处于稳定平衡状态;P>Pcr时系统势函数∏开始取极大值,这之间发生了稳定状态的跳跃,即平衡状态的突变;综上可知,欲使人工矿柱系统处于稳定平衡状态,则作用在人工矿柱上的外载荷小于临界载荷,即
也即是要确保人工矿柱承受的应力值小于其临界应力,如(20)式:![]()
式(20)中:I为单个人工矿柱的惯性矩,I=bh3/12,单位m4;E为人工矿柱材料的弹性模量,单位MPa;l为人工矿柱长度,单位m;b为人工矿柱宽度,单位m;h为人工矿柱高度,单位m;ρ为人工矿柱的密度,单位kg/m3;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m/s2;a1为x方向挠度系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9457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腰椎手术刀
- 下一篇:一种改良的磨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