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互联网中音视频类协议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84460.8 | 申请日: | 201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5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王博;王东安;陈训逊;包秀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黄玉珏 |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移动互联网中音视频类协议识别方法,包括(1)移动互联网数据捕获;(2)基于特征的音视频应用协议识别方法;对捕获的移动互联网数据流,提取特征字符串,作为识别音视频应用协议的关键字;最后完成识别,并将其信息写入数据库进行后续统计。本发明能够适应移动互联网音视频应用协议的版本多、数量多、增长快以及识别准确率要求高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互联网 中音 视频 协议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移动互联网中音视频类协议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移动互联网数据捕获;所采用的捕获装置包括,两部以上智能手机、一台安装网络数据采集分析工具Tcpdump的服务器、一台路由器及一台安装网络封包分析软件WireShark的计算机;具体捕获方法包括:a.利用手机通过WI‑FI链接路由器访问Internet,模拟绝大多数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请求音视频应用服务的上网行为,服务器连接于手机所接入的局域网;b.利用网络数据采集分析工具Tcpdump将手机利用App观看视频时产生的Pacp数据流进行捕获;c.将采集的Pcap数据包传输到安装有WireShark软件的计算机中,利用WireShark软件解析Pcap包结构及内容,之后对捕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2)基于特征的音视频应用协议识别方法;对捕获的移动互联网数据流,提取特征字符串,作为识别音视频应用协议的关键字;具体包括:a.对每条数据流的数据包进行初始化,为了区分请求包和应答包,会为数据包添加一个偏移量的变量,请求包的偏移量值为0,应答包的偏移量为1;b.数据包进入动态库进行匹配,首先,进行请求包特征匹配,若匹配成功,表示此数据包是该数据流的第一个请求包,给这个数据包所在的数据流的标识重新赋值为请求,并且该数据包所属数据流的标识都会获得新的标识值。;c.当有新的数据包进入动态库,会先判断是否为新的数据流的第一请求包,如果不是就继续判断其标识值是否为应答,为真即确认为数据流第一个应答包,进行应答包特征匹配,若两次匹配都为真,则判断该数据流为符合该特征的应用协议,识别完成,并将其信息写入数据库进行后续统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未经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8446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