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传导腔的介质移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8260.7 | 申请日: | 201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67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程季;张申科;吴卫华;赖青松;汪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8 | 分类号: | H01P1/18;H01Q3/3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赵丽影 |
地址: | 43007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传导腔的介质移相器。包括外壳体、介质片、电路板、同轴线缆;所述外壳体内部为两个矩形空腔,每个单腔一侧有一个传导腔,与单腔联结。传导腔中空为一直径3.6mm圆形孔,孔边一侧为宽度1.2mm的小槽。传导腔4处同轴电缆外导体焊接处,预留宽度保持原状,另有宽度15mm往下机加工去除,用以导入同轴线缆穿入传导腔内进行焊接。电路板设计成一侧带4处凹槽的矩形,4处凹槽处对应为焊接外部同轴电缆内导体的电路板焊盘边缘。焊接时只需一次装夹,焊接工艺更优,提升了焊接经济性。利用传导腔完成对同轴线外导体的良好包裹并不扭曲,避免了同轴电缆弯曲应力,减小了焊点和电路板被破坏的风险,减少了互调隐患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传导 介质 移相器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传导腔的介质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00)、介质片(200)、电路板(300)、同轴线缆(400);所述外壳体(100)包括方形腔(101)、传导腔(102)、机加槽位(103)、进锡及屯锡位(105);所述介质片(200)包括电路板扣合点(202);所述电路板(300)包括定位槽(301)、带状线(302)、金属化过孔(303)、凹槽结构(304)、焊盘(305);所述同轴线缆(400)包括内导体(401)、外导体(402)、绝缘体(403);所述外壳体(100)由铝合金挤压型材结构加工而成,外壳体(100)型材内部形成两个方形腔(101),单个方形腔(101)的一侧各有一个传导腔(102),与方形腔(101)联结,传导腔(102)中设置一直径为3.6mm的圆形孔,以与同轴线缆(400)外导体(402)匹配焊接,圆形孔边一侧为宽度1.2mm的槽,作为进锡及屯锡位(105);所述传导腔(102)中与同轴电缆外导体(402)焊接处,预留宽度保持原状,另有宽度15mm往下机加工去除,用以导入同轴线缆穿入传导腔(102)内进行焊接,形成机加槽位(103);所述电路板(300)夹在两块介质片(200)中间,介质片(200)通过扣合点(202)扣合后在电路板定位槽(301)内限位;将电路板(300)和两侧的介质片(200)扣合后,沿着方形腔(101)居中推入,完全推入后,电路板(300)的焊盘(305),刚好对应外壳体(100)中的机加槽位(103);所述同轴电缆(400)中外导体(402)从机加槽位(103)中穿过传导腔(102),绝缘体(403)顶在电路板(300)中焊盘(305)边缘,内导体(401)搭接在对应焊盘(305)上,先将内导体(401)与对应焊盘(305)焊接好,再将焊锡连同助焊剂从进锡及屯锡位(105)位进入,利用焊接设备从传导腔(102)处按规定流程及时间进行加温,外导体(402)与传导腔(102)完全融合后,经自然冷却,完成焊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4826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