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脉冲焊接和激光增材修复的薄壁零部件复合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6139.0 | 申请日: | 201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4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卞宏友;翟泉星;杨光;王维;钦兰云;王伟;尚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8 | 代理人: | 李福义 |
地址: | 11013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脉冲焊接和激光增材修复的薄壁零部件复合修复方法,其特征是:⑴采用着色检查法确定裂纹等穿透性损伤的分布及走向;⑵采用硬质合金旋转锉进行打磨处理,形成形状相对规则化的贯通槽;⑶脉冲焊接坡口的优化打磨;⑷贯通槽及其坡口的清洗;⑸贯通槽的脉冲焊接搭桥修复;⑹搭桥焊接修复体的打磨和清洗;⑺损伤结构的激光增材修复。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脉冲焊接修复搭桥能力强,无需另行设计制造基板,可简化穿透性损伤零件的修复工艺过程,提高修复效率。脉冲焊接修复控制系统输出数据稳定精确,能够精确控制修复过程中的热量输入,提高修复效率且修复工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脉冲 焊接 激光 修复 薄壁 零部件 复合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脉冲焊接和激光增材修复的薄壁零部件复合修复方法,其特征是:⑴采用着色检查法确定穿透性损伤的分布及走向,并采用轮廓最小包络法规则化打磨损伤区域;⑵采用硬质合金旋转锉进行打磨处理,形成形状相对规则化的贯通槽;⑶脉冲焊接坡口的优化打磨:对贯通槽坡口进行优化打磨,坡口的角度控制在30°~60°之间;⑷贯通槽及其坡口的清洗;⑸贯通槽的脉冲焊接搭桥修复;⑹搭桥焊接修复体的打磨和清洗;⑺损伤结构的激光增材修复:贯通槽底部已形成搭桥焊接修复体,待修复结构为盲槽形,完成整个盲槽的激光增材修复,实现损伤结构的三维成形修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4613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式陶粒减震造粒机
- 下一篇:一种钢管环形焊缝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