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隧道及保温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2488.7 | 申请日: | 201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5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那继业;穆晓光;姚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74 | 分类号: | B21B37/7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耿媛媛 |
地址: | 252024***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热轧领域,尤其是一种连续输送热管的保温隧道及控制保温方法,包括有底座,电机,输送滚轮,保温隧道框架;保温隧道框架由上盖、两侧钢板、耐火棉、耐火浇注料和电加热装置组成;上盖位于两侧钢板的上端形成n形框架,耐火棉填充于框架的空腔处,电加热装置设置于耐火棉的内侧,耐火浇注料涂抹于框架的内外两侧。从装置上,在传统辊道上增加保温隧道,保温隧道由上盖、钢板、耐火棉、耐火浇注料、电加热装置组成,电阻丝挂在隧道最里层的耐火浇注料上,组成电加热装置,这样不仅能起到保温的作用,而且可以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保证了轧制工艺,提高了成材率;隔墙式分段加热能有效地加快隧道升温速度,提高温度控制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隧道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保温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起支撑固定作用的底座,安装于底座上方一侧的电机,所述电机经由连接轴连接用于传送热管的输送滚轮,所述输送滚轮的上方设有保温隧道框架;所述保温隧道框架由上盖、两侧钢板、耐火棉、耐火浇注料和电加热装置组成;所述上盖位于两侧钢板的上端形成n形框架,耐火棉填充于框架的空腔处,电加热装置设置于耐火棉的内侧,耐火浇注料涂抹于框架的内外两侧;所述保温隧道框架用薄钢板经折边焊接制成,所述耐火棉由高铝耐火材料制成,所述电加热装置中包括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为由OCr25Al5铁铬铝合金丝制成,所述加热元件绕成螺旋形后穿于保温隧道框架的丝槽中,加热元件直接向隧道内辐射热量;保温隧道隧道内外两侧还覆盖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用硅酸铝纤维毡和硅藻、土砖制成;所述保温隧道还设有用于测温的热电偶;所述保温隧道的保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热段,将电加热装置的加热元件通电,通过热电偶检测保温隧道内的实时温度,并将温度控制在600‑650℃,输送滚轮的线速度为0.8‑1.0m/s,加热元件持续加热的时间为25‑30min;(2)加热Ⅰ段,加热元件通电,通过热电偶检测保温隧道内的实时温度,并将温度控制在800‑850℃,输送滚轮的线速度为0.8‑1.2m/s,加热元件持续加热的时间为5‑8min;(3)保温Ⅱ段,加热元件通电,通过热电偶检测保温隧道内的实时温度,并将温度控制在450‑600℃,输送滚轮的线速度为0.5‑0.8m/s,保温的时间为15‑28min;(4)加热Ⅲ段,加热元件通电,通过热电偶检测保温隧道内的实时温度,并将温度控制在650‑750℃,输送滚轮的线速度为0.8‑1.2m/s,加热元件持续加热的时间为5‑8min;(5)保温Ⅳ段,加热元件通电,通过热电偶检测保温隧道内的实时温度,并将温度控制在500‑600℃,输送滚轮的线速度为0.3‑0.8m/s,保温的时间为15‑28min;(6)均热段,加热元件通电,通过热电偶检测保温隧道内的实时温度,并将温度控制在750‑850℃,输送滚轮的线速度为0.8‑1.2m/s,加热元件持续加热的时间为5‑8min;(7)出料口,温度控制在800‑85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3248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