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保护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2371.9 | 申请日: | 201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5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兵;金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雨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2J7/00;H02J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壳结构。其包括依序排列的前框、中壳、后壳和后壳装饰件,通过在中壳的背部设置用于容纳电池单元的电池安装槽,不但可将电池隐藏在整个保护壳的内部,而且能有效的利用充电模块对手机进行充电。本发明手机保护壳结构的有益效果是,既能当手机保护壳使用,防止手机摔坏、刮伤,又能当移动电源给手机充电使用,从而将手机保护壳和移动电源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如此新型结构,不但体积小,携带方便、安装方便、便于维护,而且可以随时随地为手机充电,极大地提高了手机保护壳的市场竞争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保护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手机保护壳结构,其包括用于容纳手机(70)的中壳(20),所述中壳(20)朝向手机(70)背板的前侧形成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安装面(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20)的前方可分离扣合一呈倒“凹”形的前框(10),所述前框(10)可扣合在手机前面板的顶部及与顶部相连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处;所述中壳(20)的后方依序排列设置有后壳(30)和后壳装饰件(40);所述中壳(20)的背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面(21)相背设置的第二安装槽(22),所述第二安装槽(22)的槽底形成有一内凹的、且用于容纳电池单元(50)的电池安装槽(23),所述电池单元(50)为无线充电模块,所述电池单元(50)与所述手机可平行设置并可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所述中壳(20)的第一安装面(21)上垂直一体延伸而出一个呈“凹”形的固定座(29),所述固定座(29)的凹陷面朝向所述手机的尾端,所述固定座(29)的内侧壁上形成有贯通两端的滑槽(291),所述手机(70)的尾端可沿所述固定座(29)的凹陷方向顺势插入并固定在所述滑槽(291)内;所述前框(10)的截面呈“『”状,沿其截面的横向的一侧形成可扣合在所述手机前面板的顶部及与顶部相连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处的压板,沿其截面的纵向一侧形成可包裹所述手机的顶部并可沿所述手机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围板;所述围板的尾端处向外一体形成有多个位于所述手机顶部的第一安装扣位(11),所述围板的尾端处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手机顶部左右两侧的定位槽(12),所述定位槽(12)内形成有定位块(121);所述中壳(20)的第一安装面(21)上与所述前框(10)的第一安装扣位(11)的相对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与之匹配安装的安装孔(28),所述中壳(20)的第一安装面(21)上与所述前框(10)的定位槽(12)的相对位置处分别形成有与之匹配安装的第二安装扣位(27),所述第二安装扣位(27)上与所述前框(10)的定位块(121)的相对位置处分别形成有与之匹配安装的限位孔(271);通过将前框(10)的第一安装扣位(11)与所述中壳(20)的安装孔(28)对应插接、将所述中壳(20)的第二安装扣位(27)与所述前框(10)的所述前框(10)的定位槽(12)对应插接,可将所述前框(10)与中壳(20)连接成一整体,进而将所述手机固定在所述中壳(20)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雨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雨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3237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