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聚磷酸酯的叶酸靶向酸敏感核交联载药胶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2771.1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2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倪沛红;胡健;何金林;张明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07 | 分类号: | A61K9/107;A61K47/34;A61K47/22;A61K45/00;A61K31/337;A61K31/4164;A61K31/7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孙周强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磷酸酯的叶酸靶向酸敏感核交联载药胶束。首先,采用“一锅法”开环制备两亲性聚磷酸酯嵌段共聚物;再将其末端羟基进行修饰,得到叶酸修饰的嵌段共聚物;随后,将四甘醇上羟基修饰为末端含有缩醛基及叠氮基的分子;最后,采用“CuAAC”点击反应制备得到酸敏感核交联载药胶束。本发明制备的核交联胶束可通过自组装包载疏水性抗癌药物,并且在酸性条件下,由于缩醛基的断裂,导致胶束结构破坏,释放出所包载药物,可以用作可控释放药物载体。本发明公开的核交联胶束可以用作高效可控释放药物载体,在生物材料及生物医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磷酸酯 叶酸 靶向 敏感 交联 胶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聚磷酸酯的叶酸靶向酸敏感核交联载药胶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聚磷酸酯的叶酸靶向酸敏感核交联载药胶束的制备如下:(1) 制备聚磷酸酯嵌段共聚物:惰性气氛中,在1, 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的催化作用下,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在10~50℃条件下,以异丙醇为引发剂,以环状磷酸酯
为单体进行开环聚合,反应30秒~60分钟;再加入环状磷酸酯单体
,继续反应30秒~60分钟;得到聚磷酸酯嵌段共聚物;环状磷酸酯单体结构式中,R1为CH2或CH2CH2;R2为甲基、乙基、异丙基、丁基或单甲基封端的聚环氧乙烷基中的一种,所述单甲基封端的聚环氧乙烷基的化学结构式为:(CH2CH2O)xCH3,式中x = 2~10;所述引发剂、
、
及1, 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的摩尔比为1∶(20~90)∶(20~90)∶(0.1~2);(2) 制备叶酸修饰的聚磷酸酯嵌段共聚物: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催化作用下,以叶酸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为原料,以二甲亚砜为溶剂,在4‑二甲氨基吡啶的存在下,于10~40℃反应8~16小时,再加入步骤(1)制备的聚磷酸酯嵌段共聚物,搅拌,继续反应8~48小时,得到叶酸修饰的聚磷酸酯嵌段共聚物;所述聚磷酸酯嵌段共聚物、叶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及4‑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比为1∶(1~2)∶(1.2~3)∶(1.2~3)∶(0.1~1);(3) 制备叠氮基封端的酸敏感小分子:在4‑甲基苯磺酸吡啶鎓的催化作用下,以HO‑R3‑OH和2‑氯乙基乙烯基醚为原料,在冰水浴条件下,反应0.5~1小时,制备氯官能团封端的小分子;然后将上述氯官能团封端的小分子、叠氮化钠加入N, 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于40~80℃反应30~50小时,得到叠氮基封端的酸敏感小分子;所述HO‑R3‑OH中,R3为(CH2CH2O)yCH2CH2,其中y = 0~7;所述氯官能团封端的小分子的结构式为
;所述HO‑R3‑OH、2‑氯乙基乙烯基醚及4‑甲基苯磺酸吡啶鎓的摩尔比为1∶(4~20)∶(0.1~0.5);所述氯官能团封端的小分子与叠氮化钠的摩尔比为1∶(4~40);(4) 制备基于聚磷酸酯的叶酸靶向酸敏感核交联载药胶束:惰性气氛中,以疏水性抗癌药物、步骤(2)制备的叶酸修饰的聚磷酸酯嵌段共聚物和步骤(3)制备的叠氮基封端的酸敏感小分子为原料,在端炔基与叠氮的环加成点击反应催化剂、催化剂配体及还原性物质存在下,以水/N, 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液为溶剂,于25~40℃反应18~30小时,得到基于聚磷酸酯的叶酸靶向酸敏感核交联载药胶束;所述叶酸修饰的聚磷酸酯嵌段共聚物的炔基、叠氮基封端的酸敏感小分子、端炔基与叠氮的环加成点击反应催化剂、催化剂配体及还原性物质的摩尔比为1∶0.5∶1∶(1~2)∶(1~2) ;所述步骤(4)中疏水性抗癌药物与叶酸修饰的聚磷酸酯嵌段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2~10) ;所述步骤(4)中疏水性抗癌药物选自阿霉素、表阿霉素、紫杉醇、硼替佐米、阿柔比星、吡柔比星、盐酸柔红霉素、司莫司汀、普卡霉素、丝裂霉素、伊达比星或左旋咪唑中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2277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林业用杀虫装置
- 下一篇: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