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边浅蛤的人工保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9469.2 | 申请日: | 2016-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1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顾忠旗;倪梦麟;周民栋;黄继;付英杰;戴央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泗县海洋科技研究所;嵊泗县东海贻贝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55 | 分类号: | A01K61/55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6 | 代理人: | 杨康星 |
地址: | 2024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等边浅蛤的人工保苗方法,采用海区吊养配合沙塘暂养的等边浅蛤养殖方式,解决了浅蛤养殖中间暂养过程中存在成活率低的缺陷,实现了从稚贝培育到人工养殖中间过程中浅蛤养殖的人工保苗,增加了浅蛤养殖的成活率,通过本发明方法人工保苗可使等边浅蛤存活率达到90%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边 人工 保苗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等边浅蛤的人工保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海区吊养:选取沙子装入60目的网袋中,装沙量为每袋1±0.1kg,然后将个头尺寸规格为1—1.5mm的等边浅蛤稚贝投入网袋中,每个网袋放养稚贝5000±200只,扎紧袋口,每3袋为一吊,均匀的绑到绳上,每袋之间的间隔为20±1cm,将绳挂于浮绠上,每15天清洗一次网袋上的附着物,保持网袋内外水流畅通,待到2个月后在稚贝平均个头尺寸达到5mm后,收集后到沙塘进行暂养;(2)沙塘暂养:在池塘中,池底铺设20cm厚的沙子,按每亩60±1Kg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处理,消毒后进水,进水深度为100cm, 每亩按尿素2-3kg,过磷酸钙0.5-1kg进行施肥,7‑10d后放养步骤(1)中吊养后的等边浅蛤苗种,个头尺寸规格为5±1mm,每亩放养200万粒;在沙塘暂养过程中,追加施肥,且使池塘中水体透明度保持在可视深度为30±2cm,经过2个月的池塘中间暂养后,等边浅蛤苗种个体达到1cm后即可收集进行人工养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泗县海洋科技研究所;嵊泗县东海贻贝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嵊泗县海洋科技研究所;嵊泗县东海贻贝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7946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气液综合换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气源三联供热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