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铺设蚕山供熟蚕做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39993.7 | 申请日: | 2016-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0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丽清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仲崇明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铺设蚕山供熟蚕做茧的方法,大眠醒后将桑蚕移至地铺上进行饲养直至部分桑蚕长成熟蚕,此时对桑蚕进行聚拢,聚拢最后一次铺设桑叶进行喂养,并在桑叶上喷洒催熟剂,铺叶后开始在地铺上排列状铺设蚕山,使得方形蚕蔟对桑蚕养殖区域进行覆盖;熟蚕爬上方形蚕蔟进行做茧,熟蚕爬上方形蚕蔟3~4天后,推动推杆使得方形蚕蔟发生摆动,病变死亡的桑蚕落下,熟蚕爬上方形蚕蔟5天后将安装支架抬升,使得方形蚕蔟与地表分离。上述提供技术方案可有效提高桑蚕养殖的便利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铺设 蚕山 供熟蚕做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铺设蚕山供熟蚕做茧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大眠醒后将桑蚕移至地铺上进行饲养直至部分桑蚕长成熟蚕,此时对桑蚕进行聚拢,聚拢最后一次铺设桑叶进行喂养,并在桑叶上喷洒催熟剂,铺叶后开始在地铺上排列状铺设蚕山,使得方形蚕蔟对桑蚕养殖区域进行覆盖;熟蚕爬上方形蚕蔟进行做茧,熟蚕爬上方形蚕蔟3~4天后,推动推杆使得方形蚕蔟发生摆动,病变死亡的桑蚕落下,熟蚕爬上方形蚕蔟5天后将安装支架抬升,使得方形蚕蔟与地表分离;铺设蚕山的方法为:将第一、二安装座放置在地铺的相对两侧,先将方形蚕蔟固定在安装框内,通过推杆调节使得方形蚕蔟垂直于第一、二横梁布置,将安装支架两端固定至第一、二安装座上,调节安装支架的高度使得方形蚕蔟上塑料条的下端搭设在地表上;蚕山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立状布置的方形蚕蔟以及用于夹持固定方形蚕蔟的固定支架,方形蚕蔟与固定支架构成可拆卸式连接配合,方形蚕蔟排列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方形蚕蔟包括立状布置的矩形的边框,边框上铺设有安装网,安装网的网孔为矩形,安装网由交错布置的纵丝杆和横丝杆构成,纵丝杆和横丝杆交接的网结点处设置塑料杆,塑料杆的两端分别向边框的两外侧延伸设置,边框由上、下水平布置的第一、二条杆和左、右竖直布置的第三、四条杆围合构成,第二条杆位于第一条杆的下侧,第二条杆上设置有斜向下延伸布置的供地面上的桑蚕爬上方形蚕蔟进行做茧的塑料条,塑料条沿第二条杆间隔设置;固定支架包括上、下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二横梁,第一、二横梁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方形蚕蔟的“匚”字形安装框,安装框沿第一、二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安装框包括上、下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二装配槽,第一、二装配槽的槽口相向布置,方形蚕蔟的上、下边部分别卡设在第一、二装配槽内,第一、二装配槽的同侧端部通过连接杆连为一体,第一装配槽或第二装配槽上设置有用于锁紧方形蚕蔟的锁紧组件,第一装配槽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与其上侧的第一横梁构成转动配合连接,第二装配槽的中部通过第二转轴与其下侧的第二横梁构成转动配合连接,第一、二转轴沿同一铅垂线布置,固定支架上还设置有推杆,推杆平行于第一、二横梁布置,推杆的杆身上均匀间隔设置装配孔,各安装框上分别设置第一铰接轴,第一铰接轴沿铅垂方向布置,各安装框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装配孔与推杆铰接连接;机架包括位于固定支架两侧的第一、二安装座,第一、二安装座包括底座和底座上设置的立柱,立柱上设置有沿铅垂方向布置的滑槽,固定支架的两端部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滑槽沿铅垂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槽的槽底部还设有插孔,插孔沿槽底部间隔设置,插孔内插设用于支撑固定滑块的限位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丽清,未经吴丽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3999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