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icro-CT的穴盘苗夹取结构损伤行为检测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5201.0 | 申请日: | 201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9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韩绿化;毛罕平;胡建平;刘洋;徐静云;马国鑫;赵峥嵘;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41 | 分类号: | G06T7/41;G06T15/00;A01C11/02;G06K9/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的一种基于Micro‑CT的穴盘苗夹取结构损伤行为检测方法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计算机单元、夹取单元、Micro‑CT系统和箱体;所述方法包括试样穴盘苗钵体CT剖面图采集步骤、图像处理步骤、CT剖面图三维重建步骤、夹取步骤和分析对比步骤;首先对试样穴盘苗钵体进行Micro‑CT扫描,得到样本苗钵体原生缝隙信息,接着利用Micro‑CT监测夹取过程中样本苗钵体内部结构变化,最后比对夹取前后样本苗钵体原生、新生缝隙变化情况,表达出穴盘苗受夹取作用的钵体结构损伤行为。可研究不同夹取形式下苗钵结构体内部结构形态和变形的变化规律、结构体内部破损的形成过程和损伤程度,探索出苗钵受夹持和提取作用而引起的结构损伤机理。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micro ct 穴盘苗夹取 结构 损伤 行为 检测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Micro‑CT的穴盘苗夹取结构损伤行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试样穴盘苗钵体CT剖面图采集步骤:将穴盘苗(7)试样放置于Micro‑CT系统的工作转台(8)上,Micro‑CT系统对试样穴盘苗钵体进行Micro‑CT扫描,获得样本苗钵体n张CT剖面图并将图片传送到计算机单元(1);S2、图像处理步骤:通过计算机单元(1)选取不同层切面的CT剖面图进行图像分析,得到样本苗钵体孔隙结构图,对孔隙结构图进行像素面积统计计算,得到样本苗钵体原生缝隙的大小、以及位置和形状;S3、CT剖面图三维重建步骤:通过计算机单元(1)将扫描到的样本苗钵体CT剖面图进行三维重建,绘制出样本苗钵体原生缝隙在三维空间中的随机分布情况;S4、夹取步骤:计算机单元(1)通过夹取控制器(3)控制夹取器(6)夹取样本苗钵体,再通过Micro‑CT系统对样本苗钵体进行Micro‑CT扫描,获得夹取过程中样本苗钵体原生缝隙的变化和新生裂缝的产生位置、扩展方向和扩展大小;S5、分析对比步骤:将样本苗钵体夹取前和夹取后的原生缝隙进行比对,得到夹取作用对样本苗钵体原生结构的影响,对夹取过程中样本苗钵体的新生裂缝进行描绘,得到样本苗钵体内部裂缝的新生规律和压亏的形成过程,综合夹取过程中样本苗钵体原生结构变形、新生裂缝形态和压亏形式,表达出穴盘苗受夹取作用的钵体结构损伤行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2520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