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海底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6829.6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2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来向华;张恒;胡涛骏;黄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陈小良 |
地址: | 31001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海底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S1.选定待分析区域;S2.对待分析区域进行前处理;S3.将导出的excel文件,通过ABAQUS数值接口程序生成ABAQUS导入文件.inp;S4.构建自重应力场;S5.进行稳定性分析;S6.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本发明通过ABAQUS数值接口程序,使得不仅模型能够导入ABAQUS中,并且能够正确地进行运算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强度 减法 海底 三维 稳定性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海底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S1.选定待分析区域;S2.对待分析区域进行前处理:S21.将待分析区域的数据导入GOCAD中形成三维地貌图;S22.将形成的三维地貌图导入Surfer中,并经过插值处理后形成海底表面图;S23.将海底表面图导入GOCAD中,通过由点‑线‑面‑体的顺序形成网格,组成不规则的上表面条件下的三维海底地形图;S24.将GOCAD中的三维海底地形图导出为excel文件;S3.将导出的excel文件,通过ABAQUS数值接口程序生成ABAQUS导入文件.inp,数值接口程序包括如下过程:S31.将excel文件导入到数值接口程序中;S32.对excel文件中的生成单元网格各个节点的三维坐标参数,即p0至p7的三维坐标参数,按照下表的方式进行修改:
S33.从数值接口程序中导出为ABAQUS导入文件.inp;S4.构建自重应力场:S41.编写导入文件.inp,将边界条件为限制前后两面的x方向位移,左右两面的y方向唯一,底面限制其xy两面的位移;S42.编写完成后,将导入文件.inp导入ABAQUS中生成模型;S43.执行ABAQUS中的相应模块,将自重应力场中的单元中心点的六个应力分量F11、F22、F33、F12、F13、F23输出到外部文件.txt并导出;S44.删除所述外部文件.txt中数据行以外的文件,并在每个单元的数据前面增加模型名,格式为“模型名‑1.序号”,并每一行将同一个单元所属的六个应力分量用逗号分隔;S5.进行稳定性分析:S51.将转换后的重力场文件导回原ABAQUS模型之中,在模型顶部生成surface;S52.定义分析步长,并对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进行折减运算,并输入到输入ABAQUS程序之中,公式如下:![]()
其中,C、
分别为粘聚力和内摩擦角,Cm、
分别为折减后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Fm为强度折减系数,数值范围为0.5‑10;S53.在ABAQUS中,分析波浪载荷在t=0、t=0.25T、t=0.5T和t=0.75T时刻,分别在海床表面施加竖直方向不同时刻的波浪压力,根据微幅波理论,水体的动压力可以由式(3)表示:
当z=‑h时,海底面压力为:
其中,z为波面相对高度,H为波高,σ为波动圆频率,ρ为液体密度,k为波数,h为静水面至海底的垂直距离,T为时间周期单位,每个周期为5秒;S54.利用ABAQUS对模型整体进行计算,输出变量为安全系数Fs与海底面选取点的位移;S6.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分析:S61.缩减积分单元位移等值线图分析:根据在t=0、t=0.25T、t=0.5T和t=0.75T四个时刻计算终止时,ABAQUS中分别形成的缩减积分单元位移等值线图,若出现从多个滑动面向单圆滑动面演变,再由单一滑动面向多个滑动面分离的趋势,则进行S62,其中T为时间单位;S62.通过安全系数判断海底边坡稳定性:S621.将安全系数FS与海底面选取点的位移作为输出变量,利用ABAQUS提供的Combine函数,得到不同时刻的安全系数FS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图;S622.通过安全系数FS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图得到安全系数值与时刻的对应关系,若安全系数值随时刻变化呈现上下起伏的波浪趋势,取安全系数值的最小值,并利用《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判断边坡是否稳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0682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