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光催化活性的铌酸铋多孔微米球及其超声雾化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5257.1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1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王薇;曹军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20 | 分类号: | B01J23/20;B01J35/08;B01J35/10;B01J37/34;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11388 | 代理人: | 蒋玉 |
地址: | 71006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光催化活性的铌酸铋多孔微米球及其超声雾化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Step1将铋盐与铌盐混合溶解,用适量硝酸溶液酸化后形成澄清前驱体溶液;Step2将Step1得到的澄清前驱体溶液加到超声雾化器的盛液杯中进行造雾,使铌酸铋的前驱体溶液以小雾滴的形式存在;Step3将Step2得到的前驱体溶液雾滴通过载气送入管式炉的加热反应区进行反应,得到产物由冷却水吸收,干燥后得到铌酸铋多孔微米球。本发明通过对原料的用量及超声雾化法条件的精准控制,获得了表面粗糙多孔,平均直径1‑3um的铌酸铋多孔微米球;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控制,成本低廉,易于规模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光催化 活性 铌酸铋 多孔 微米 及其 超声 雾化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光催化活性的铌酸铋多孔微米球的超声雾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tep1:铌酸铋盐的前驱体溶液的制备:将铋盐与铌盐混合溶于去离子水中,其中加入的铋盐和铌盐的摩尔比为1:1~1:5,用硝酸溶液酸化至PH=1~3,室温18℃至25℃搅拌1~3 h,形成前驱体溶液;Step2:铌酸铋盐的前驱体溶液的雾化:将Step1得到的铌酸铋盐的前驱体溶液加到超声雾化器的盛液杯中进行造雾,经过超声雾化后,使铌酸铋的前驱体溶液以小雾滴的形式存在,其中超声波频率1.7MHz±10%,雾化率为0.1~1L/h;Step3:铌酸铋微米球的生产与收集:以空气作为载气,将Step2得到的前驱体溶液雾滴通过载气送入管式炉的加热反应区600~1000℃,进行反应,得到产物由冷却水吸收,其中载气流速为10~70L/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6525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