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RS-485接收端的迟滞比较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40026.5 申请日: 2016-03-14
公开(公告)号: CN105680835B 公开(公告)日: 2018-11-20
发明(设计)人: 谢亮;李彬;张文杰;金湘亮 申请(专利权)人: 湘潭芯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3K5/22 分类号: H03K5/2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11104 湖南省湘***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RS‑485接收端的迟滞比较器,包括分压电路,折叠式共源共栅运放,极性交换开关和迟滞电压控制电路,分压电路用于对迟滞比较器的两个输入信号进行电平线性位移,便于后续电路处理;折叠式共源共栅运放与所述分压电路相连,对电平位移后的两个信号进行比较;极性交换开关处于所述折叠式共源共栅运放中,根据外部极性检测系统的数字输出结果,对比较器极性进行相应交换;迟滞电压控制电路,与所述折叠式共源共栅运放相连,用于调节迟滞电压区间。本发明的迟滞比较器,解决了无极性RS‑485接收端中比较器极性交换后迟滞区间为正区间的问题,极性交换前后都能保证比较器的迟滞区间处于‑200mV~‑50mV之间。
搜索关键词: 应用于 rs 485 接收 迟滞 比较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RS‑485接收端的迟滞比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压电路,用于对迟滞比较器的两个输入信号进行电平线性位移,便于后续电路处理;所述分压电路由第一PMOS管(MP6),第二PMOS管(MP7),第三PMOS管(MP4),第四PMOS管(MP5),以及四个电阻: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组成,所述第一PMOS管(MP6)的源极和第二PMOS管(MP7)的源极都接电源电压VDD,栅极接第一偏置电压VBP1,该第一PMOS管(MP6)的漏极和所述第三PMOS管(MP4)的源极相连,该第二PMOS管(MP7)的漏极和所述第四PMOS管(MP5)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三PMOS管(MP4)的栅极和漏极相连,再和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PMOS管(MP5)的栅极和漏极相连,再和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输入信号A,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GND,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输入信号B,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GND;—折叠式共源共栅运放,与所述分压电路相连,对电平位移后的两个信号进行比较;所述折叠式共源共栅运放由五个PMOS管:第五PMOS管(MP3)、第六PMOS管(MP1)、第七PMOS管(MP2)、第八PMOS管(MP8)、第九PMOS管(MP9),四个NMOS管:第五NMOS管(MN5)、第六NMOS管(MN6)、第七NMOS管(MN8)、第八NMOS管(MN9)组成,所述第五PMOS管(MP3)的源极、所述第八PMOS管(MP8)的源极和所述第九PMOS管(MP9)的源极都接电源电压VDD,第五PMOS管(MP3)的栅极接第一偏置电压VBP1,所述第六PMOS管(MP1)的源极和衬底相互连接,再与第五PMOS管(MP3)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七PMOS管(MP2)的源极和衬底相互连接,再与第五PMOS管(MP3)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六PMOS管(MP1)的栅极与第一PMOS管(MP6)的漏极和第三PMOS管(MP4)的源极相连,第七PMOS管(MP2)的栅极与第二PMOS管(MP7)的漏极和第四PMOS管(MP5)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七NMOS管(MN8)的栅极和第八NMOS管(MN9)的栅极相连,都连接在第二偏置电压VBN2上,第七NMOS管(MN8)的源极和第八NMOS管(MN9)的源极都与GND连接,所述第五NMOS管(MN5)的栅极和第六NMOS管(MN6)的栅极相连,都连接在第三偏置电压VBN3上,所述第五NMOS管(MN5)的源极与第七NMOS管(MN8)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六NMOS管(MN6)的源极与第八NMOS管(MN9)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八PMOS管(MP8)与所述第九PMOS管(MP9)的栅极相连,所述第八PMOS管(MP8)的栅极与漏极相连,再与所述第五NMOS管(MN5)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九PMOS管(MP9)的漏极与所述第六NMOS管(MN6)的漏极相连;—极性交换开关,处于所述折叠式共源共栅运放中,根据外部极性检测系统的数字输出结果,对比较器极性进行相应交换;所述极性交换开关由第一NMOS管(MN1),第二NMOS管(MN2),第三NMOS管(MN3),第四NMOS管(MN4)组成;所述外部极性检测系统的数字输出信号为CLK和CLK’,所述第一NMOS管(MN1)的漏极和所述第三NMOS管(MN3)的漏极相连,再与第六PMOS管(MP1)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NMOS管(MN2)的漏极和所述第四NMOS管(MN4)的漏极相连,再与第七PMOS管(MP2)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一NMOS管(MN1)的栅极和第二NMOS管(MN2)的栅极相连,都连接在CLK上,所述第三NMOS管(MN3)的栅极和第四NMOS管(MN4)的栅极相连,都连接在CLK’上,所述第一NMOS管(MN1)的源极和第四NMOS管(MN4)的源极相连,再与第八NMOS管(MN9)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NMOS管(MN2)的源极和第三NMOS管(MN3)的源极相连,再与第七NMOS管(MN8)的漏极相连;—迟滞电压控制电路,与所述折叠式共源共栅运放相连,用于调节迟滞电压区间;所述迟滞电压控制电路由第五电阻(r5),五个NMOS管:第九NMOS管(MN7)、第十NMOS管(MN10)、第十一NMOS管(MN11)、第十二NMOS管(MN12)、第十三NMOS管(MN13),三个反相器:第一反相器(inv1),第二反相器(inv2),第三反相器(inv3)组成,所述第九NMOS管(MN7)的栅极与第三偏置电压VBN3连接,该第九NMOS管(MN7)的漏极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源电压VDD,所述第九NMOS管(MN7)的源极与第九PMOS管(MP9)的漏极和第六NMOS管(MN6)的漏极相连,再与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入相连,所述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出与第二反相器(inv2)的输入相连,所述第二反相器(inv2)的输出与所述第三反相器(inv3)的输入相连,所述第三反相器(inv3)的输出为OUT,所述第十NMOS管(MN10)的栅极与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出端相连,该第十NMOS管(MN10)的漏极与第八NMOS管(MN9)的漏极相连,该第十NMOS管(MN10)的源极与所述第十二NMOS管(MN12)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十一NMOS管(MN11)的栅极与第二反相器(inv2)的输出端相连,该第十一NMOS管(MN11)的漏极与第七NMOS管(MN8)的漏极相连,该第十一NMOS管(MN11)的源极与所述第十三NMOS管(MN13)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十二NMOS管(MN12)的栅极与所述第十三NMOS管(MN13)的栅极相连,都连接在第二偏置电压VBN2上,所述第十二NMOS管(MN12)的源极与所述第十三NMOS管(MN13)的源极都与GND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芯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湘潭芯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4002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