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鉴定香港巨牡蛎、有明牡蛎、太平洋牡蛎及其杂交种的微卫星引物和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8732.8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4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涛;喻子牛;肖述;张扬;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44001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1030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鉴定香港巨牡蛎、有明牡蛎、太平洋牡蛎及其杂交种的微卫星引物和鉴定方法。所述的微卫星引物为:F:5’‑CGACTGGTGGGAGTTTCTGAC‑3’;R:5’‑GCCGCTTCTATCTCCTTTGC‑3’。由于牡蛎的外部形态常随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极大的变化,单纯依靠形态特征往往难以鉴别;幼体阶段的牡蛎根据形态特征更加难以区分。而利用本发明的微卫星引物,采用本发明的鉴定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出香港巨牡蛎、有明牡蛎、太平洋牡蛎个体,并且在三者间的杂交种个体鉴定中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同时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结果直观、准确有效、不受环境及发育时期影响、成本低廉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鉴定 香港 牡蛎 太平洋 及其 杂交种 卫星 引物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香港巨牡蛎、有明牡蛎、太平洋牡蛎及其杂交种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提取牡蛎样品的基因组DNA,以该基因组DNA作为模板,用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然后分型判定;/n如果PCR产物,若在308bp~347bp区间内出现1~2条条带,则该牡蛎样品为香港巨牡蛎,出现1条条带说明该个体为纯合子,出现2条条带则说明该个体为杂合子;若在362bp~422bp区间内出现1~2条条带,则该牡蛎样品为有明牡蛎,出现1条条带说明该个体为纯合子,出现2条条带则说明该个体为杂合子;若在206bp~242bp区间内出现1~2条条带,则该牡蛎样品为太平洋牡蛎,出现1条条带说明该个体为纯合子,出现2条条带则说明该个体为杂合子;如果PCR产物同时在308bp~347bp区间和362bp~422bp区间内各出现1条带,即同时拥有亲本的1条特异性条带的个体为香港巨牡蛎与有明牡蛎杂交子一代;如果PCR产物同时在308bp~347bp区间和206bp~242bp区间内各出现1条带,即同时拥有亲本的1条特异性条带的个体为香港巨牡蛎与太平洋牡蛎杂交子一代;如果PCR产物同时在362bp~422bp区间和206bp~242bp区间内各出现1条带,即同时拥有亲本的1条特异性条带的个体为有明牡蛎与太平洋牡蛎杂交子一代;/n所述的微卫星引物为:/nF:5’-CGACTGGTGGGAGTTTCTGAC-3’;/nR:5’-GCCGCTTCTATCTCCTTTGC-3’。/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9873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