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担率函数的货运方式优势运距的量化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7498.2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0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项昀;韩尚宇;吴珺华;付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南昌丰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7 | 代理人: | 吴称生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担率函数的货运方式优势运距的量化计算方法,包括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建立各货运方式的货运量与运距的函数关系式、建立各货运方式的货运方式分担率与运距的函数关系式、构建绝对优势运距模型、构建相对优势运距模型六个步骤。该发明方法针对综合运输体系下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四种货运方式,在统计分析区域内不同城市间货运量、运距数据的基础上,获取货运方式分担率函数,进而分别构建货运方式绝对优势运距和相对优势运距的计算模型。该发明方法能够指导各区域依据当地的货运数据,获取各货运方式在本区域的优势运距,可以为制定适应区域交通发展需求的各货运方式建设规模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合理配置货运交通资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担 函数 货运 方式 优势 量化 计算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分担率函数的货运方式优势运距的量化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针对综合运输体系下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货运方式,充分考虑各货运方式的分担率情况,分别构建货运方式绝对优势运距和相对优势运距模型,量化确定各货运方式优势运输范围;该方法包括六个步骤:(A)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B)建立各货运方式的货运量与运距的函数关系式;(C)建立各货运方式的货运方式分担率与运距的函数关系式;(D)构建绝对优势运距模型;(E)构建相对优势运距模型;(F)获取各货运方式的优势运距区间;所述(A)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步骤中,包含了A1)数据采集和A2)数据处理两个步骤,具体如下:A1)采集的数据包括:区域内不同城市对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货物运输的起讫点和货运量数据,即获取货运量―运距数据集{(xabi,vabi)};其中,xabi,vabi分别表示城市a至城市b第i种货运方式的运输距离和承担的货运量,a=1,2,3,…,n,b=1,2,3,…,n;i=1,2,3,4,i=1表示公路货运,i=2表示铁路货运,i=3表示水路货运,i=4表示航空货运;A2)数据分析处理包括:区域运输距离区间的确定、对所采集的货运量―运距数据进行的分方式、排序、聚类、合并;所述(B)建立各货运方式的货运量与运距的函数关系式步骤中,对经过所述A2)数据分析处理步骤后的新的运量―运距数据集进行数据拟合,分别获取该区域范围内各货运方式的货运量与运距的函数关系式gi(x),其中x为运输距离;所述(C)建立各货运方式的分担率与运距的函数关系式步骤中,该函数关系式可由下式确定:
其中,fi(x)为第i种货运方式的分担率;所述(D)构建绝对优势运距模型的步骤中,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在该区域运输距离区间[λ,θ]的货运方式绝对优势运距模型建立如下:
其中,fj(x)表示第j种货运方式分担率,j=1,2,3,4;q,w均表示运输距离,求解模型中的q,w值,则第i种货运方式的绝对优势运距为[q,w];所述(E)构建相对优势运距模型步骤中,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在该区域运输距离区间[λ,θ]的货运方式相对优势运距模型建立如下:min z=c‑d
其中:c和d为运输距离;z为相对优势运输距离区间;β为相对优势系数;求解模型中的c和d值,则第i种货运方式的绝对优势运距为[c,d];所述(F)获取各货运方式的优势运距区间步骤中,既可以任选绝对优势运距或相对优势运距作为货运方式的优势运距,也可以通过设置权重,将绝对优势运距与相对优势运距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货运方式的优势运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6749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