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蓝宝石精研磨废料浆制备碳化硼超微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6019.9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3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高帅波;王帅;王建飞;邢鹏飞;曹宝胜;都兴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63 | 分类号: | C04B35/563;C04B35/66;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蓝宝石精研磨废料浆制备碳化硼超微粉的方法,属于超硬材料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固液分离、破碎、提纯、水选和干燥工序即可将蓝宝石精研磨废料浆中碳化硼进行回收,并用于制备碳化硼超细耐火材料、碳化硼无压烧结材料及碳化硼热压烧结材料。本发明方法实现了精研磨废料浆中碳化硼的综合回收,减少环境污染,大幅度降低了蓝宝石的加工成本;并且提供了一种以废料浆为原料制备碳化硼超微粉的方法,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的二次利用,此外,由于废料浆中碳化硼的粒度较细,可避免常规超微粉加工过程中的冗长的多级破碎工序,明显降低了超微粉的加工难度。本发明方法具有流程短、能耗低、污染小、简单易行、实用性强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宝石 研磨 废料 制备 碳化 硼超微粉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蓝宝石精研磨废料浆制备碳化硼超微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固液分离:将蓝宝石精研磨废料浆,进行固液分离,获得固体物料;其中,固液分离采用重力沉降法或离心分离法,重力沉降法的沉降时间为4~16h,离心分离法的转速为2000~8000r/min;其中,所述的蓝宝石精研磨废料浆,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含有:水和分散剂:30~50%,固体物料占50~70%;所述的固体物料中,B4C的粒度范围为0.1~15μm,D50≤5.0μm;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B4C:85~95wt%,Fe:1~5wt%,Al2O3:2~10wt%;步骤2,球磨破碎:将固体物料,以水为介质进行球磨破碎,得到粒度范围为0.1~5μm的破碎物料;其中,球磨参数为:固体物料∶水∶钢球的质量比为1∶(0.4~3)∶(0.3~4),钢球直径为1~10mm,球磨时间为3~7h;步骤3,碱洗提纯:将破碎物料,加入碱液进行碱洗,除去氧化铝和游离碳杂质,得到Al2O3质量百分含量为0.5~2wt%的一次净化物料;其中,碱洗温度为20~80℃,碱洗时间为3~5h,按体积比,碱液∶固体物料=1∶(2~10),加入的碱液为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的质量浓度为20~40%;步骤4,酸洗提纯:将净化物料,加入酸液进行微波酸洗,除去铁和残余氧化铝杂质,得到二次净化物料,其中,按体积比,酸液∶一次净化物料=1∶(2~10),酸液为盐酸和/或硫酸,其中,盐酸的质量浓度为10~25%,硫酸的质量浓度为20~40%,盐酸和硫酸的混合酸的质量浓度为20~40%;微波酸洗的温度为50~150℃,微波功率为10~100KW,酸洗时间为0.5~4h;二次净化物料,含有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Fe:0.1~1wt%,Al2O3:0.3~1wt%;步骤5,板框压滤:将二次净化物料,板框压滤后,进行水洗,得到pH值为6~7的水洗物料,其中,板框压滤的进料压力为0.5~1.5MPa,水洗物料中碳化硼的质量浓度为10~30%;步骤6,沉降水选:将水洗物料,加入分散剂进行沉降水选,依次水选出D50=0.2~0.4μm的细料、0.4μm<D50≤0.8μm的中间料和D50=1.3~1.7μm的粗料;其中,水选温度为20~40℃,按质量比,分散剂∶水洗物料中的碳化硼=0.02~1%;其中,分散剂为聚乙二醇、水玻璃或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分散剂;当为聚乙二醇和水玻璃混合分散剂时,按质量比,聚乙二醇∶水玻璃=1∶(1~5);当为聚乙二醇和六偏磷酸钠混合分散剂时,按质量比,聚乙二醇∶六偏磷酸钠=1∶(2~8);当为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混合分散剂时,按质量比,水玻璃∶六偏磷酸钠=1∶(0.2~3);步骤7,干燥筛分:(1)将细料,进行干燥筛分,得到D50=0.2~0.4μm的碳化硼超细耐火材料;(2)将中间料,进行干燥筛分,得到0.4μm<D50≤0.8μm的碳化硼无压烧结材料;(3)将粗料,进行干燥筛分,得到D50=1.3~1.7μm的碳化硼热压烧结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4601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