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香料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15571.5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32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H·R·G·丹努特;A·平顿斯;J·斯梅茨;F·A·C·维尔林克;K·范阿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洁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3/025 | 分类号: | C07C33/025;C07C33/14;C07C47/42;C07C47/47;C07C49/20;C07C49/203;C07C49/21;C07C49/255;C07C69/07;C07C69/14;C07C69/145;C07C69/75;C07C233/5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樊云飞;陈文青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申请涉及香料原料、香料递送体系和包含此类香料原料和/或此类香料递送体系的消费产品,以及用于制备和使用此类香料原料、香料递送体系和消费产品的方法。因为此类香料原料能够提供特征上的变型并且此类组合物能够提供期望的气味特征,因此本文所公开的此类香料原料和组合物(包括递送体系)拓展了香料的选择范围。 | ||
搜索关键词: | 香料 体系 | ||
【主权项】:
一种分子,所述分子选自:6,6,10‑三甲基十一碳‑9‑烯‑5‑酮;2‑甲基‑5‑(4‑甲基戊‑3‑烯‑1‑基)呋喃;3‑异丙基‑3,6‑二甲基庚‑5‑烯‑2‑酮;(E,Z)‑3,3,7‑三甲基辛‑6‑烯‑2‑酮肟;1‑(1‑(4‑甲基戊‑3‑烯‑1‑基)环丁基)丙‑1‑酮;2‑(R,S)‑乙基‑2,6‑二甲基庚‑5‑烯腈;3‑(R,S)‑乙基‑3,7‑二甲基辛‑6‑烯‑2‑酮;6‑(R,S)‑乙基‑6,10‑二甲基十一碳‑9‑烯‑5‑酮;3‑(R,S)‑乙基‑3,7‑二甲基辛‑6‑烯‑2‑(R,S)‑醇;2‑(R,S)‑乙基‑2,5‑二甲基己‑4‑烯腈;3‑(R,S)‑乙基‑3,6‑二甲基庚‑5‑烯‑2‑酮;3‑(R,S)‑乙基‑3,6‑二甲基庚‑5‑烯‑2‑醇;6‑(R,S)‑乙基‑6,9‑二甲基癸‑8‑烯‑5‑醇;1‑(R,S)‑,3,4‑三甲基‑3‑环己烯甲腈;3,4‑二甲基‑1‑(R,S)‑(3‑甲基丁‑2‑烯‑1‑基)‑3‑环己烯甲腈;1‑(3,4‑二甲基‑1‑(R,S)‑(3‑甲基丁‑2‑烯‑1‑基)环己‑3‑烯‑1‑基)乙酮;3,4‑二甲基‑1‑(R,S)‑(4‑甲基戊‑3‑烯‑1‑基)‑3‑环己烯甲腈;1‑(3‑乙氧基‑4‑羟基苯基)‑3‑甲基丁‑1‑酮;1‑(3‑乙氧基‑4‑羟基苯基)‑2‑甲基丁‑1‑酮;1‑(3‑乙氧基‑4‑羟基苯基)‑2,2‑二甲基丙‑1‑酮;1‑(R,S)‑乙基‑3,4‑二甲基‑3‑环己烯甲腈;1‑(1‑(R,S)‑乙基‑3,4‑二甲基‑环己‑3‑烯‑1‑基)乙酮;1‑(1‑(R,S)‑乙基‑3,4‑二甲基‑环己‑3‑烯‑1‑基)戊‑1‑酮;1‑(1‑(R,S)‑甲基‑3,4‑二甲基‑环己‑3‑烯‑1‑基)戊‑1‑醇;1‑(R,S)烯丙基‑3,4‑二甲基‑3‑环己烯甲腈;1‑(1‑(R,S)‑烯丙基‑3,4‑二甲基‑环己‑3‑烯‑1‑基)乙酮;1‑(1‑(R,S)‑烯丙基‑3,4‑二甲基‑环己‑3‑烯‑1‑基)乙醇;1‑(3,4‑二甲基‑1‑(R,S)‑丙基‑环己‑3‑烯‑1‑基)乙酮;3,4‑二甲基‑1‑(R,S)‑丙基‑3‑环己烯甲醛;1‑(R,S)‑烯丙基‑3,4‑二甲基‑3‑环己烯甲醛;1‑(R,S)‑(3,4‑二甲基‑1‑(4‑甲基戊‑3‑烯基)环己‑3‑烯基)乙酮;1‑(R,S)‑异丙基‑3,4‑二甲基‑3‑环己烯甲腈;3‑甲基‑1‑(1‑(R,S),3,4‑三甲基环己‑3‑烯基)丁‑1‑酮;3,4‑二甲基‑1‑(R,S)‑(3‑甲基丁‑2‑烯基)‑3‑环己烯甲醛;1‑(1‑(R,S),3,4‑三甲基环己‑3‑烯基)丙‑1‑酮;1‑(1‑(R,S)‑乙基‑3,4‑二甲基‑环己‑3‑烯基)‑3‑甲基丁‑1‑酮;1‑(1‑(R,S)‑乙基‑3,4‑二甲基‑环己‑3‑烯基)丙‑1‑酮;2‑(R,S)‑烯丙基‑2,6‑二甲基庚‑5‑烯腈;2,2,5‑三甲基‑5‑(R,S)‑(4‑甲基戊‑3‑烯‑1‑基)‑1,3‑二氧杂环己烷;(R,S)‑3,4‑二甲基环己甲酸异丙酯;(R,S)‑3,4‑二甲基‑3‑环己烯甲酸丙酯;(R,S)‑3,4‑二甲基环己甲酸丙酯;(R,S)‑3,4‑二甲基环己甲酸丁酯;(R,S)‑3,4‑二甲基环己甲酸甲酯;(R,S)‑1,3,4‑三甲基环己甲酸甲酯;乙酸(1‑(R,S),3,4‑三甲基环己‑3‑烯基)甲酯;甲酸(1‑(R,S),3,4‑三甲基环己‑3‑烯基)甲酯;甲酸(R,S)‑(3,4‑二甲基环己‑3‑烯基)甲酯;甲酸(R,S)‑(1,3,4‑三甲基环己基)甲酯;乙酸(R,S)‑(3,4‑二甲基环己基)甲酯;乙酸(R,S)‑1‑(1,3,4‑三甲基环己‑3‑烯基)乙酯;1‑(R,S)‑异丙基‑3‑环己烯甲腈;1‑(R,S)‑(1,3,4,6‑(R,S)‑四甲基环己‑3‑烯基)乙酮;(R,S)‑1‑(1,2,4,5‑四甲基环己基)乙酮;(R,S)‑1‑(1,2,4,5‑四甲基环己基)乙醇;(R,S)‑1‑(1,6‑二甲基环己‑3‑烯基)乙醇;甲酸(R,S)‑1‑(1,3,4,6‑四甲基环己‑3‑烯基)乙酯;甲酸(R,S)‑1‑(1,6‑二甲基环己‑3‑烯基)乙酯;(R,S)‑2‑(2‑甲基‑5‑(丙‑2‑亚基)环戊基)丙‑2‑醇;(R,S)‑1‑(1,2‑二甲基环己基)乙醇;1,3,4,6,8‑五甲基‑2‑氧杂‑双环[2.2.2]辛烷;乙酸(R,S)‑1‑(1,6‑二甲基环己‑3‑烯基)乙酯;甲酸2,2‑二甲基‑3‑间甲苯基丙酯;(R,S)‑3,4‑二甲基‑3‑环己烯甲酸乙酯;(R,S)‑3,4‑二甲基环己甲酸乙酯;3,4‑二甲基‑3‑环己烯甲酸异丁酯;3,4‑二甲基环己甲酸异丁酯;3,4‑二甲基‑3‑环己烯甲酸叔丁酯;(R,S)‑3,4‑二甲基环己甲酸叔丁酯;3‑(R,S)‑烯丙基‑3,7‑二甲基辛‑6‑烯‑2‑酮;3‑(R,S)‑烯丙基‑3,7‑二甲基辛‑6‑烯‑2‑(R,S)‑醇;3,3,8,9‑四甲基‑2,4‑二氧杂螺[5.5]十一碳‑8‑烯;1‑(R,S)‑乙基‑3,4‑二甲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1‑(R,S)‑乙基‑3,4‑二甲基‑环己‑3‑烯基)甲醇;1‑(1‑(R,S)‑乙基‑3,4‑二甲基环己‑3‑烯基)乙醇;3,4‑二甲基‑1‑(R,S)‑丙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3,4‑二甲基‑1‑(R,S)‑丙基环己‑3‑烯基)甲醇;3,4‑二甲基‑1‑(R,S)‑(3‑甲基丁‑2‑烯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3,4‑二甲基‑1‑(R,S)‑(3‑甲基丁‑2‑烯基)环己‑3‑烯基)甲醇;1‑(R,S)‑异丙基‑3,4‑二甲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1‑(R,S)‑烯丙基‑3,4‑二甲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N,1‑(R,S),3,4‑四甲基‑3‑环己烯甲酰胺;2,2,5,5,6‑(R,S)‑五甲基‑四氢‑2H‑吡喃;1‑(R,S)‑丁基‑3,4‑二甲基‑3‑环己烯甲腈;1‑(1‑(R,S)‑丁基‑3,4‑二甲基‑环己‑3‑烯基)乙酮;和(R,S)‑3,4‑二甲基‑3‑环己烯甲酸异丙酯;以及它们的立体异构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洁公司,未经宝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8001557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机动车辆变速器的变速器执行器
- 下一篇:将燃料喷射到内燃发动机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