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炉与铸井的配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4587.2 | 申请日: | 2015-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0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郭庆峰;杨志勇;张银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州市林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5/04 | 分类号: | B22D35/04;B22D4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王晓丽 |
地址: | 45657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炉与铸井的配置结构。包括三台混合炉、两个铸井、一个溜槽和两个导流槽,导流槽一一对应地与铸井的进料端连通,混合炉的出料端与溜槽的一端连通,导流槽与溜槽的另一端连通,铸井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上均设置有阀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任意一台混合炉,都能实现其内流出的铝液流向任意一条铸造生产线,从而确保铝锭的生产效率不受影响,更重要的是,可实现向其中任意一个铸井持续的入铝液作业,减少浇铸停顿造成的废铝块产生,同时,对于其他未使用的混合炉,还能合理有效的安排正常维护作业,从而实现对混合炉科学的循环利用,节约了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配置 结构 | ||
【主权项】:
混合炉与铸井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台混合炉(1)、两个铸井(2)、一个溜槽(3)和两个导流槽(4),导流槽(4)一一对应地与铸井(2)的进料端连通,混合炉(1)的出料端(5)与溜槽(3)的一端连通,导流槽(4)与溜槽(3)的另一端连通,铸井(2)的进料端和出料端(5)上均设置有阀门(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州市林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林州市林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85458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钢包、铁水包烧嘴
- 下一篇:压铸机冷却水流量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