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可感知风压的流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2339.4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8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谦;戴恒;陈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嘉诺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52 | 分类号: | B29C41/5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018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可感知风压的流涎机,包括机体、一号过滤器和二号过滤器;一号过滤器连接有一号风机,一号风机连接有一号风压传感器,一号风压传感器连接有一号加热器,一号加热器连接有三号风压传感器,三号风压传感器连接有一号进风口,以上连接是通过通风管道来完成的;二号过滤器连接有二号风机,二号风机连接有二号风压传感器,二号风压传感器连接有二号加热器,二号加热器连接有四号风压传感器,四号风压传感器连接有二号进风口,以上连接是通过通风管道来完成的;一号进风口和二号进风口设置在机体上。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可以实时控制流涎机各个节点的风压,隔热性能和产品的质量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聚酰亚胺 薄膜 感知 风压 流涎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生产聚酰亚胺薄膜的可感知风压的流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27)、一号过滤器(9)和二号过滤器(10);一号过滤器(9)连接有一号风机(8),一号风机(8)连接有一号风压传感器(1),一号风压传感器(1)连接有一号加热器(14),一号加热器(14)连接有三号风压传感器(3),三号风压传感器(3)连接有一号进风口(22),以上连接是通过通风管道(30)来完成的;二号过滤器(10)连接有二号风机(15),二号风机(15)连接有二号风压传感器(2),二号风压传感器(2)连接有二号加热器(16),二号加热器(16)连接有四号风压传感器(4),四号风压传感器(4)连接有二号进风口(26),以上连接是通过通风管道(30)来完成的;一号进风口(22)和二号进风口(26)设置在机体(27)上;一号进风口(22)通过机体(27)的上腔传递风到设于机体(27)上的一号出风口(20);二号进风口(26)通过机体(27)的下腔和上腔传递风到设于机体(27)上的一号出风口(20);一号出风口(20)通过通风管道(30)连接有三号风机(19),三号风机(19)通过通风管道(30)连接有五号风压传感器(5);五号风压传感器(5)连接有交换器(7),交换器(7)连接有六号风压传感器(6),六号风压传感器(6)连接有冷凝器(12),冷凝器(12)连接有五号风机(11),五号风机(11)连接有回收系统(13);机体(27)腔内的前端设有前头鼓(24),后端设有后头鼓(18),前头鼓(24)和后头鼓(18)通过缠绕于前头鼓(24)和后头鼓(18)上的钢带(25)连接;前头鼓(24)上方设置有二号出风口(28),二号出风口(28)后方设有四号风机(23),经过通风管道(30)与三号风机(19)后面的通风管道(30)汇合;后头鼓(18)上方设有液态的PI树脂原液入口(17),后头鼓(18)下方设有PI薄膜出口(2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嘉诺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嘉诺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23233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