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荡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6883.4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5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冯斐;任远洋;任孟涵;马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B5/04 | 分类号: | H03B5/04;H02M7/5383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周永宏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振荡电路,具体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一反相器、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本实用新型的振荡电路中集成了开关电路,针对输入端输入正电压或是负电压的情况,都能及时有效的控制电压的传递或切断;能够将本地直流电源调整为交流电源输出,从而实现不同类型的电源输出,提高了电路的兼容性;采用简单的电路元件,降低了电路的功耗。 | ||
搜索关键词: | 振荡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一反相器、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作为所述振荡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栅极与开关控制端连接,源极分别与第二晶体管的漏极及第三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开关控制端连接,源极与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还与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源极接地,栅极与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开关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作为所述振荡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五二极管的一端及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还串行连接有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第四电容的两端反向连接有第一二极管,第五电容的两端反向连接有第二二极管,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的公共端与第三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的发射极连接并作为所述振荡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容另一端和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并作为所述振荡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10688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