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频纳秒脉冲全光纤激光放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2862.5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2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雪;胡浩伟;刘建国;姚毅飞;池俊杰;张光举;张孟孟;梁博兴;马春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H01S3/10;G02B6/036;H01S3/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陈圣清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频纳秒脉冲全光纤激光放大装置,使用电光调制器和波形发生器对连续单频激光进行腔外调制,调制后的脉冲激光采用多级MOPA放大结构放大,在主放大级采用大模场双包层掺镱光纤,最后得到了单脉冲能量mJ量级的高能量单频纳秒脉冲激光输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电光调制器和波形发生器对连续单频激光进行调制,可得到任意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的脉冲激光;采用的是全光纤放大结构,使整个放大系统结构变得简单紧凑、稳定性好,由于是全光纤结构,使得散热效果好;主功率放大光纤采用高吸收大模场双包层掺镱光纤,通过盘绕得到光束质量好、高能量的单频脉冲激光输出;通过泵浦剥除将多余泵浦光剥除,使输出激光中不包含泵浦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频纳秒 脉冲 光纤 激光 放大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单频纳秒脉冲全光纤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单频激光器(1)的一端接电光调制器(3)的第一端,所述电光调制器(3)的第二端接波形发生器(2),所述电光调制器(3)的第三端接第一波分复用器(5)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5)的第二端接第一光纤激光器(4),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5)的第三端接第一单模掺镱光纤(6)的一端,所述第一单模掺镱光纤(6)的另一端接第一滤波器(7)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滤波器(7)的输出端接第二波分复用器(9)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9)的第二端接第二光纤激光器(8),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9)的第三端接第二单模掺镱光纤(10)的一端,所述第二单模掺镱光纤(10)的另一端接第二滤波器(11)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滤波器(11)的输出端接第一隔离器(12)的一端,所述第一隔离器(12)的另一端接(2+1)×1合束器(14)的单模光纤的一端,所述(2+1)×1合束器(14)的一多模光纤的一端接第一半导体激光器(13),所述(2+1)×1合束器(14)的单模光纤的另一端接第一双包层掺镱光纤(15)的一端,所述第一双包层掺镱光纤(15)的另一端接第一泵浦剥除(16)的输入端,第一泵浦剥除(16)的输出端接第二隔离器(17)的一端,所述第二隔离器(17)的另一端接(6+1)×1合束器(19)的单模光纤的一端,所述(6+1)×1合束器(19)的六根多模光纤的一端均接有第二半导体激光器(18),所述(6+1)×1合束器(19)的单模光纤的另一端接第二双包层掺镱光纤(20)的一端,所述第二双包层掺镱光纤(20)的另一端接第二泵浦剥除(21)的输入端;单频连续激光通过所述波形发生器(2)和所述电光调制器(3)的调制作用形成单频脉冲激光,单频脉冲激光通过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5)耦合进入所述第一单模掺镱光纤(6)由所述第一光纤激光器(4)进行泵浦放大,单频脉冲激光经过所述第一滤波器(7)通过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9)耦合进入所述第二单模掺镱光纤(10),由所述第二光纤激光器(8)进行泵浦再次放大,单频脉冲激光经过所述第二滤波器(11)和所述第一隔离器(12)通过所述(2+1)×1合束器(14)耦合进入所述第一双包层掺镱光纤(15),由所述第一半导体激光器(13)进行泵浦放大,单频脉冲激光通过所述第一 泵浦剥除(16)和所述第二隔离器(17),通过所述(6+1)×1合束器(19)耦合进入所述第二双包层掺镱光纤(20),通过所述第二半导体激光器(18)进行泵浦放大,最后放大的单频脉冲激光通过所述第二泵浦剥除(21)输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10286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晶体支架
- 下一篇:一种能适应不同尺寸的电缆压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