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改进的Big Bang-Big Crunch的分布式光伏并网接纳能力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5653.5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2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罗凤章;刘少鹏;王成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改进的Big Bang‑Big Crunch的分布式光伏并网接纳能力计算方法。其包括基础数据获取、模型构建、模型转换、算法参数初始化、初始碎片解生成、适应度评价、引力解生成、爆炸迭代循环、循环终止判别等步骤。本发明从配电网规划角度对配电系统中分布式光伏的最大可接入容量问题进行建模,建立以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以系统潮流约束、运行电压水平约束、支路电流限制、电压谐波畸变率限制、短路电流限制等为约束条件的并网光伏最大可接入能力模型,通过改进的Big Bang‑Big Crunch优化搜索方法来进行求解,本发明能够为光伏接入系统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提供指导。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改进 big bang crunch 分布式 并网 接纳 能力 计算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改进的Big Bang‑Big Crunch的分布式光伏并网接纳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方法包括按顺序执行的下列步骤:步骤一、基础数据获取:获取待研究的配电系统中包括网架结构、负荷水平、电气参数在内的基础数据;步骤二、模型构建:利用步骤一获取的基础数据构建分布式光伏并网最大接入能力问题的最优化模型,并确定该最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步骤三、模型转换:以上述约束条件作为罚函数,将上述最优化模型转换成求解最小值的无约束适应度函数;步骤四、算法参数初始化:初始化改进的Big Bang‑Big Crunch算法的参数,设定迭代次数t=0,改进的Big Bang‑Big Crunch算法的碎片解个数为n,碎片解的编码长度为配电系统中可接入分布式光伏的节点总数,并确定收缩因子a以及迭代终止条件;步骤五、初始碎片解生成:在无约束适应度函数的可行域内随机产生n个候选解,即初始碎片解,形成初始碎片解集合;步骤六、适应度评价:根据上述碎片解对应的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入情况进行交流潮流计算、谐波潮流计算和短路计算,并将节点电压、支路电流、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和短路电流结果带入无约束适应度函数的公式中,求解出对应的适应度;步骤七、引力解生成:根据上述碎片解的适应度,应用坍缩公式坍缩成一个候选解,即引力解,并计算引力解的适应度:步骤八、爆炸迭代循环:迭代次数增加1,复制上一代最优碎片解到下一代碎片解集合中,将上一代引力解作为参考,根据爆炸公式生成其余碎片解,形成新的碎片解集合;步骤九、循环终止判别:判断迭代是否完成,若未完成,则重复步骤六;若迭代结束,则得到最终的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同时输出相关结果,包括分布式光伏的接入位置和容量以及最大接入能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4565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