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萌发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5695.8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0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光;秦丰;程培;李小龙;赵雅琼;马占鸿;赵龙莲;李军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真菌孢子萌发率的检测,具体提供了一种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萌发率的方法,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根据孢子萌发试验方法获得的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的萌发率及其相应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孢子萌发率的判别模型,实现了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萌发率的自动无损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红外 光谱 技术 测定 小麦 条锈病 孢子 萌发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萌发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收集小麦条锈病菌样品;2)采集小麦条锈病菌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在采集光谱之前,将保存不同时间的夏孢子随机混匀,以获得萌发率介于0%~100%之间且尽可能均匀分布的夏孢子样品,样品数量不小于30个;光谱采集时,将每个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样品均分为不小于3份,放入测量杯内,利用积分球漫反射方法采集小麦条锈病菌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光谱范围为4000~12000cm‑1,光谱分辨率不低于16cm‑1,扫描次数不少于16次,将同一样品各份的光谱平均后作为该样品的光谱;3)利用孢子萌发试验方法获得样品的萌发率:将采集完近红外光谱的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样品分别与0.1%水琼脂混匀,并置于培养箱内,黑暗条件下培育萌发,然后在显微视野下,每个样品镜检200‑500个夏孢子,以芽管伸长大于夏孢子直径的二分之一以上作为孢子萌发标准,计算样品夏孢子的萌发率;4)近红外光谱数据预处理:选择矢量归一化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5)夏孢子萌发率判别模型的建立:将所有样品通过萌发率梯度排序,按照5:1的比例划分为建模集和测试集,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建立夏孢子萌发率判别模型,确定夏孢子萌发率与近红外光谱数据之间的定量关系;6)待测条锈病菌夏孢子样品萌发率的测定:采集待测条锈病菌夏孢子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经过预处理之后输入支持向量回归机判别模型,即可计算获得待测样品的夏孢子萌发率;其中,所述步骤5)谱区范围选择8000~11000cm‑1,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建立夏孢子萌发率判别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5569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