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1496.0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1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顾强;汪守峰;陆卫;董明俊;杨应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的自动化生产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生产线,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沿途依次设有定子压接装置;端盖压接工作台;上端盖组装工作台;转子压装设备;定、转子组装工作台;铆钉压接装置;以及分别用于安装地线、防水圈、防水罩、卡簧、PVC管、扎带、端子、插排的工作台,本实用新型将多个独立的工作站整合到一条生产线上,同时对一些工作站进行优化改造,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了人力,进而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生产线 | ||
【主权项】:
一种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L),所述输送带(L)沿途依次设有:将定子绕组压接在定子铁心内的定子压接装置(A1);将定子和下端盖组装在一起的端盖压接工作台(A2);上端盖组装工作台(A3),该工作台用于人工操作,在上端盖上套防水圈、穿引线;组装转子的转子压装设备(A4);定、转子组装工作台(A5),该工作台用于人工操作,将定子和转子组装在一起,并将上、下端盖闭合;用于对上、下端盖进行自动铆接的铆钉压接装置(A6);以及分别用于安装地线、防水圈、防水罩、卡簧、PVC管、扎带、端子、插排的工作台(A7、A8、A9、A10、A11、A12、A13、A14),其中用于安装防水圈、防水罩、卡簧、扎带的工作台(A8、A9、A10、A12)是自动化工作台,用于安装地线、PVC管、端子、插排的工作台(A7、A11、A13、A14)是人工操作工作台;还包括用于检测电机运行性能的性能检测站(A15)以及用于检测噪音的噪音检测站(A16);输送带(L)尾部还设有转轴涂油装置(A17)和自动打标签装置(A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压接装置(A6)包括铆钉放料机构、电机转移机构和铆钉压接模具,所述铆钉放料机构包括用于对电机(M)进行周向定位的定位座(20),定位座(20)上设有用于插入电机(M)铆孔的定位销(21),所述定位销(20)的顶端呈上小、下大的锥杆状,所述铆钉放料机构还包括一个能够将铆钉转移到定位销(21)处并使铆钉与定位销(21)顶部对接的铆钉转移机构(40),所述定位座(20)上还设有用于顶推电机(M)使铆孔与定位销(21)脱离的顶出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压接装置还包括铆钉分料阵列机构(30),所述铆钉分料阵列机构(30)包括能够将铆钉顺序排列并以直立姿态输出的铆钉振动盘(31),铆钉分料阵列机构(30)还包括圆形转盘(32)以及套设在转盘(32)外的限位环(33),所述转盘(32)与机架(10)上设置的第一旋转气缸(34)的主轴同轴固定连接,限位环(33)与机架(10)固定连接,所述转盘(32)的边缘处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缺口(321),所述限位环(33)上设有贯通限位环(33)内外环面的通道(331),所述通道(331)的外侧与铆钉振动盘(31)的出料槽(311)的出料端对齐,所述转盘(32)的上盘面与限位环(33)的上端面平齐,所述转盘(32)边缘下方设有用于检测转盘(32)上与通道(331)相对的缺口(321)中是否有铆钉存在的光纤传感器(35),所述铆钉振动盘(31)的出料槽(311)槽口上方设有压板(312),所述压板(312)的下板面与出料槽(311)槽口之间间隔一个铆钉头厚度的距离,所述压板(312)沿出料槽(311)长度方向顺延设置并延伸至限位环(33)的通道(331)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20)呈竖直放置的圆筒状,所述定位销(21)设置在定位座(20)的端面上,该端面上还设有导柱(22),所述导柱(22)两两一组且导柱(22)的顶端呈锥面状,所述导柱(22)的高度高于定位销(21)的高度,所述顶出机构包括设置在定位座(20)筒腔内的第一顶升气缸(23),所述第一顶升气缸(23)活塞杆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第一顶升气缸(23)的缸体固定在底座(10)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转移机构(40)包括真空吸头(41),所述真空吸头(41)的吸气口朝下设置,所述真空吸头(41)通过吸头支架(42)固定在第一抬升气缸(43)的活塞杆上,所述吸头支架(42)上设有至少两个真空吸头(41),真空吸头(41)的个数与排布方式与电机(M)上铆钉孔的个数和排布方式一致,所第一抬升气缸(43)的缸体固定在第一水平气缸(44)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一水平气缸(44)的缸体固定在底座(10)上,所述真空吸头(41)上设有定位套(411),所述定位套(411)呈圆管状向下延伸设置,定位套(411)的中心孔与真空吸头(41)的吸气口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压接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50),所述上模和下模(50)均为圆筒状,所述下模(50)固定在底座(10)上,所述下模(50)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对电机(M)进行周向限位的定位柱,所述下模(50)的筒腔内设有第二顶升气缸,所述上模与一个竖直安装的液压缸或气压缸的活塞杆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移机构包括用于将电机(M)从定位座(20)转移至铆钉压接模具的第一转移机构(60)以及将电机(M)从压接模具中取出的第二转移机构(7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移机构(60)包括能够抓取电机(M)的第一气爪(61),所述第一气爪(61)与第二抬升气缸(62)的活塞杆相连,所述第二抬升气缸(62)的缸体固定在第二水平气缸(63)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二水平气缸(63)的缸体安装在第二旋转气缸(64)的转轴上,所述第二旋转气缸(64)固定在底座(10)上且转轴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转移机构(70)包括能够抓取电机(M)的第二气爪(71),所述第二气爪(71)固定在第三水平气缸(72)的活塞杆上,第三水平气缸(72)的缸体固定在第四水平气缸(73)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三水平气缸(72)的伸缩方向与第四水平气缸(73)的伸缩方向垂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19149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