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视频切换监控系统的抗干扰放大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2536.2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6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跃东;朱枫;李捷;吕亚运;刘明佳;陶明;汪鹏;陈孟元;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68;H03F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视频切换监控系统的抗干扰放大电路,包括16个电阻R1~R16、11个三极管Q1~Q11、2个二极管D1~D2、三个电容C1~C3、视频信号输入端、视频信号输出端、电源端和接地端。通过放大电路,有效的减少了视频切换系统受到的外界干扰,提高了视频切换系统信号的质量,提升了清晰度,有效的解决了视频切换系统受干扰后画质较差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切换 监控 系统 抗干扰 放大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视频切换监控系统的抗干扰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16个电阻R1~R16、11个三极管Q1~Q11、2个二极管D1~D2、三个电容C1~C3、视频信号输入端、视频信号输出端、电源端和接地端,所述视频信号输入端通过电容C1连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上,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在电源端上,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1连接在接地端上,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在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上,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3连接到电源端上,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4连接在接地端上,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在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上,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2连接在电源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在接地端上,三极管Q4的基极与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在电源端上,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在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上,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6连接在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上,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8连接在接地端上,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在发射极上,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在电源端上,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连接在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上,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在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上,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9连接在电源端上,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串联电容C2连接在接地端,三极管Q7的基极串联电阻R7连接在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上,三极管Q7集电极连接在电源端,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5连接在接地端,所述电阻R10并联在电容C2的两端,所述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在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上,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串联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连接在电源端,三极管Q9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11和电容C3连接在接地端,所述电阻R12并联在电容C3的两端,所述三极管Q10的基极连接在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上,三极管Q10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14和R15连接在接地端,三极管Q10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13连接在电源端,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在电阻R14和R15之间,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16连接在电源端,三极管Q11的发射极连接在接地端,视频信号输出端连接在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14253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关移动式农作物图像采集装置
- 下一篇:无线直旋式螺口传电功能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