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测量不确定度的产品检验误判率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68247.0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2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怀;王汉斌;程银宝;姜瑞;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测量不确定度的产品检验误判率计算方法。其核心在于基于测量不确定度理论,利用编制的合格性判定软件,计算出相应于合格性判定结果可能存在的误判率,作为产品合格性判定的依据。测量人员在进行产品检验工作前首先进行面向于产品检验任务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及产品质量特性的规范限输入合格性判定软件作为预知参数。软件通过判断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所在区间给出相应的合格性判定结果;同时计算并给出相应于判定结果可能存在的误判率。本发明可以提高产品检验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计算的误判率可以为供求双方协商确定产品的合格性提供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测量 不确定 产品检验 误判 计算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测量不确定度的产品检验误判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测量不确定度理论,以ISO14253‑1为指导原则,通过编制的合格性判定软件,结合面向具体产品检验任务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自动进行产品检验结果的合格性判定和相应的误判率计算,产品的供求双方可依据合格性判定结果及其误判率,协商确定产品的合格性,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GUM,利用误差来源分析或量值特性分析的方法,进行面向产品检验任务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可参照ISO14253‑2的内容分析产品检验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如利用坐标测量机进行产品检验,可参照ISO15530系列标准,利用测量系统量值特性分析的方法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2)、查阅待测产品的技术规范,确定产品待测质量特性的下规范限TL和上规范限TU;(3)、将步骤(1)、步骤(2)中确定的参数输入合格性判定软件作为预知参数存储,包括: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自由度ν,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U,待测产品质量特性的下规范限TL和上规范限TU;(4)、进行产品检验工作:根据产品检验中实际n次测量数据x1,x2,…,xn,求出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
将其输入产品合格性判定软件;(5)输入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后,合格性判定软件根据存储的预知参数自动判定测量结果所在的区间,方法如下:(a)、若TL+U≤x≤TU‑U,则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位于合格区;(b)、若x≤TL‑U或x≥TU+U时,则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位于不合格区;(c)、若TL‑UL≤x<TL+U,此时因为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位于产品设计的下规范限以内,因此判定产品合格,但存在误判率,误判率计算公式为
(c2)、若TU‑U<x≤TU,此时因为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位于产品设计的上规范限以内,因此判定产品合格,但存在误判率,误判率计算公式为
(c3)、若TL‑U<x<TL,此时因为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位于产品设计的下规范限以外,因此判定产品不合格,但存在误判率,误判率计算公式为
(c4)、若TU<x<TU+U,此时因为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位于产品设计的上规范限以外,因此判定产品不合格,但存在误判率,误判率计算公式为:
(7)、根据步骤(6)中合格性判定软件输出的合格性判定结果及其误判率,产品接收方确定是否接收产品,若合格性判定软件直接判定产品合格且认为误判率为0,则产品接收方接收产品;若合格性判定软件直接判定产品不合格且认为误判率为0,则产品接收方拒收产品;若合格性判定软件判定产品合格性的同时指出可能存在误判,并给出可能存在的误判率,则产品接收方依据自身可以承担的误判率与产品供方协商确定是否接收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6824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