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育乌贼种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7947.5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3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育乌贼种苗的方法,属于水产品养殖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虾塘培育乌贼苗,并根据乌贼幼体发育的特点进行管理,包括前期准备、亲体产卵、受精卵采集、孵化、生物饵料培养、幼体Ⅰ期培育、幼体Ⅱ期培育、种苗Ⅰ期培育、种苗Ⅱ期培育、食物驯化等步骤;该法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乌贼幼体适口性,提高成活率,提升经济效益,适于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育 乌贼 种苗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培育乌贼种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生产设施与前期准备a.亲体培育和产卵设施准备亲体池为30 m2以上的圆形或方形池,池深2~2.5 m;池底铺一层厚3~5 cm的细砂;每个池对称性设立2个进水管和1个排水口;安装常规加温管;亲体池分生活区和产卵区,生活区按每平方米安放1个气石,产卵区不安放气石;在产卵区安放若干竹杆横跨在池壁上,竹杆之间间隔1~1.3 m,竹杆用于挂附着器,每平方米挂1个附着器;模拟乌贼在自然海域中的产卵环境,让乌贼把受精卵产在附着器上;b.用网箱采集受精卵的必要设施海区渔排暂养亲体,收集野生怀卵乌贼的受精卵;每组渔排6~8个网箱,单个网箱为300×300×200 cm,网衣的孔径略小于受精卵直径;网衣充当附着器;c.幼体孵化场地与设施准备育苗池为圆形水泥池或玻璃钢制成的池;池的大小为直径3~3.5 m,池深1.5~1.8 m;池内装有加温设施,进、排水系统和增氧设施;使用前一天用3~5‰的高锰酸钾溶液泼洒池壁和池底进行消毒;加温设施,进、排水系统和增氧设施表面要用3~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45分钟;消毒后将高锰酸钾溶液放掉;然后,再用清水冲洗池壁和池底,排掉高锰酸钾残液,冲洗至高锰酸钾无残留;消毒清洗工作完成后,在育苗池中加满盐度为28~30‰海水;海水先要经过沙滤去除较大的污物后进入车间的海水还要经过活性炭净化;水温控制在24.5~28℃;d.生物饵料的培育实施蒙古裸腹溞培养设施及准备:选择海水来源方便、电力供应正常的虾塘或土池作为枝角类:蒙古裸腹溞培育池;培育池为面积300~400平方米,水深为1~1.2m;培育池在进水前排干曝晒10‑15d,并施生石灰消毒,底质过肥需耕翻,以促进有机质分解;培育池上覆盖一层塑料大棚,以控制雨水及温度的急剧变化;剑水蚤培养设施及准备:土池,面积333~667平方米,2~3个;建于中潮线附近,大潮时可灌进海水达到1米水深,或者建于高潮线以上,用水泵提水入池;池底为泥沙或泥质,底面平坦,向闸门倾斜,能把池中水排干;池壁坚固,不渗漏,设一闸门,供排、灌水用;人工培育卤虫成虫设施及准备:养殖池深度为1m,大小为20×30m,池的四边有环形沟,水深60~80cm;同时建藻类饵料培养池;放种卤虫前,将池彻底排空,曝晒2周,根据需要清理池塘底泥,然后在池底遍撒石灰消毒;海水盐度25~35‰,水温25~30℃;充气:充分地搅动水,避免过多的泡沫,氧不低于2mg/L;pH:大于8;光照:水表面为2000lx;密度:孵化卤虫卵时,卤虫卵的密度为3g/L;e.乌贼中间培育的实施与准备选择水深0.8~1米,面积0.5~1亩的虾塘对乌贼种苗进行中间培育;投放乌贼种苗前10~12天,做好清池、灌水、施肥前期准备工作,放乌贼苗前3~5天,按1000万只/亩密度将糠虾期对虾幼体投放到虾塘中,使其在虾塘中生标粗,视虾苗的生长和天然藻类密度增减对虾人工饲料的投喂量;I期乌贼种苗密度为10000头/亩, 10~15天的培育;(2)乌贼种苗的繁殖技术a. 亲体的选择选择肢体完整,游动有力,色泽正常,雌性体重在2.5 kg以上,雄性体重在3kg以上野生乌贼做亲体,或从上一年人工养殖的商品乌贼中选留;b. 亲体驯养和产卵期间的管理选择鲜活的小鱼、小蟹或小虾来饲喂亲体乌贼,及时清除池内的污物和粪便,在产卵期间除了投饵和换水工作外,亲体池还要保持增氧状态,并每天测量一次池水的盐度和温度,使池水盐度保持在28~30‰,水温保持在25℃;定时巡池检查,观察乌贼的摄食活动及产卵的情况,发现病鱼死鱼要及时捞出,并做好记录;另外,亲体池周围的环境要安静,巡池或投饵时动作要轻,避免突然的强光和噪声刺激;出现乌贼喷墨现象,将凝结的墨汁捞出,并及时换水;用网箱暂养法收集受精卵时,取卵时将亲体转移到另外的网箱中,摘取卵群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卵破损;c.人工孵化孵化池面积为10‑15 m2,池深2.0~2.5 m;孵化池配备好加热管,每50厘米安放一个气石,池子使用前用5ppm的漂白粉液浸泡2天,排掉漂白液后用清水冲池两遍;放水孵卵前,池壁用5‰高锰酸钾溶液刷洗消毒;孵化用水的溶解氧保持在不低于7.5 mg/L的水平,总氨氮小于0.1mg/L,亚硝酸盐﹤0.05毫克/升,PH值8.0左右;卵运到孵化池后,尽快将其放入孵化池中;先将卵用3‰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5~35min,然后将卵串挂到孵化池中的拉绳上,卵串距池底20~30cm,注入新鲜海水,使卵全部浸入水中;单粒或散落的卵放在四周绑有泡沫塑料筐内,使塑料筐浮在水面上;孵化过程中,海水盐度控制在28~35‰,连续充氧,pH值控制在8±1,光强度控制在200lx;每天换水4次,换水量达到2个全量,保持水的洁净;每次换水后及时将池水补充到原水深;管理人员要每天吸底2次,及时排掉污染物,每天早晚两次对受精卵孵化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坏死的卵要及时剔除;将吊养的卵串分装在四周绑有泡沫的塑料筐,尽量将发育同步的胚胎放在同一筐内;孵化中期即15天以后,卵粒体积明显增大时,将原来的每筐卵分为二筐;取卵的动作要轻要慢;当发现有20% 幼体要破膜而出时,及时将孵化筐捞出孵化池,转移到幼体培育池中;在孵化后期,工作人员每2天取池水送化验室检验样一次,确保水质稳定;d. 幼体培育环境、开口饵料选择及日常管理乌贼幼体培育的理化条件:水温20~28℃,盐度23~35‰,pH 6.41~7.91,海水溶解氧7.5mg/L,氨氮含量<0.1mg/L,亚硝酸盐<0.05mg/L,光照<200lux,室内噪声<65分贝;刚孵化出幼体体长6~8 mm,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池水放养300~400个;小乌贼孵出后1~2d后开始少量摄食,开口饵料为蒙古裸腹溞,或辅助性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孵化后3~5天,为乌贼幼体I期,主要投喂蒙古裸腹溞、卤虫无节幼体和对虾无节幼体;体长8~10 mm时为乌贼幼体II期,投喂4~5 mm卤虫、剑水蚤,随着乌贼的生长发育,逐渐提高卤虫规格,并增加投喂量,为了增强营养,喂养强化后的卤虫、5mm对虾糠虾期幼体;乌贼幼体体长达15 mm为种苗I期,乌贼幼体长至体长达15 mm后,收集到虾塘进行中间培育,在收集小乌贼、投饵、换水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小乌贼喷墨;饵料为虾塘标粗的虾苗或蟹苗、自然海区的糠虾,此时的投饵量应增加到乌贼种苗体重的3~4%;在光线比较明亮的地方或水温高于33℃时要搭建遮阳棚或覆盖遮阳网;工作人员6小时巡池一次,除要对水质、温度、盐度进行检查外,还要观察乌贼幼体和虾苗的活动情况并及时作好记录;巡池时避免强光和噪声刺激;选择对虾糠虾期幼体作为Ⅰ期乌贼种苗的饵料时,虾塘里糠虾体长在5~8mm,保证有足够的饵料供乌贼种苗食用,并有多余的糠虾继续生长,虾塘要有充足的食物供糠虾生长,虾塘的虾密度过小,及时补充虾苗或投喂卤虫成虫;e 食物驯化确定种苗II期:体长3cm,胴长2.0 cm为食物驯化的最佳时期,用2‑3天时间就可以完成食物的驯化;驯化期间,停止供应活饵,改投喂体长2cm左右的冰鲜虾或鱼;根据种苗池的大小设置饵料投喂台4‑9个,每3‑4小时投饵一次,每次投喂量以吃完为限量,逐步增加;食物驯化,1周后即可出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南师范学院,未经岭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9794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水利工程S形溢流坝面成形设备
- 下一篇:管桩清土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