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时空链模型的公交线路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8794.1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1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唐光良;杨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50/30 | 分类号: | G06Q50/3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孔德超;刘明星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空链模型的公交线路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乘客出行的驻点集合;步骤2、获取公交车在该相邻两公交站点Zi、Zj之间的移动轨迹Sij(t);步骤3、组成一条完整的乘客出行时空路径L(t);步骤4、利用时空间地理学理论对乘客出行时间路径L(t)进行建模;步骤5、得到一条完整的乘客出行时空路径评价的数学模型S′。本发明对公交线路及公交出行行为进行可视化地评价和表达,对科学评价和合理设置公交线路具有重要价值。 1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线路 出行 时空 乘客 公交站点 合理设置 路径评价 时间路径 数学模型 移动轨迹 公交车 可视化 地理学 建模 集合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时空链模型的公交线路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乘客出行的驻点集合,所述驻点集合由公交站点按时间先后排列而形成的有限序列集合:Z={(ZS,...,Zi,Zj,...,ZE)|tS<...<ti<tj<...<tE} (1)其中,Z为公交车每次停留的公交站点;ZS、ZE分别是乘客的上车站点和下车站点;tS、tE分别是乘客到达上车站点和下车站点的时间点;Zi、Zj分别为位于ZS、ZE之间的公交站点,且Zi和Zj为相邻公交站点,j=i+1,Zi=z(ti)=Pi,Pi是公交站点Zi对应的空间点,ti是乘客到达公交站点Zi的时间点;步骤2、连接相邻两公交站点Zi、Zj成一直线,获取公交车在该相邻两公交站点Zi、Zj之间的移动轨迹Sij(t):Sij(t)=(1‑a)Xi+aXj (2)其中,Xi、Xj分别为公交站点Zi、Zj对应的空间点的经度,t为公交车在公交站点Zi、Zj之间的实时时间点,ti<t<tj;a为所述直线的斜率,且:
步骤3、将步骤1中的驻点集合以及步骤2中的相邻两公交站点之间的移动轨迹连接,组成一条完整的乘客出行时空路径L(t):
步骤4、利用时空间地理学理论对乘客出行时空路径L(t)进行建模,其包括任一公交站点的时空信息和任一相邻两公交站点之间移动轨迹的时空模型;其中,公交站点Zi的时空信息包括该公交站点Zi对应的经纬度坐标(Xi,Yi)以及时间点ti:Zi=(Xi,Yi,ti) (5)相邻两公交站点Zi、Zj移动轨迹的时空模型为:Sij={Xi,Yi,Xj,Yj;ti,tj} (6);步骤5、得到一条完整的乘客出行时空路径评价的数学模型S′:
基于时空链模型的公交线路评价方法进一步包括增加乘客体验指数E以对数学模型S′进行优化,获取一条完整的乘客出行时空路径评价的数学优化模型S:
其中,Ei(i+1)=Eij为乘客在公交站点Zi、Zj之间的乘客体验指数;影响乘客体验的因素指数包括拥挤程度c,车厢环境d以及行车状况r:Eij=cij×0.7+dij×0.2+rij×0.1 (9)式中,cij、dij、rij分别在公交站点Zi、Zj之间的拥挤程度,车厢环境以及行车状况;所述基于时空链模型的公交线路评价方法进一步根据数学优化模型S绘制乘客出行时空路径的时空信息表达模型,以对乘客出行时空路径做一直观的评价;所述时空信息表达模型包括X轴和Y轴组成的公交站点的经纬度二维空间坐标以及Z轴为时间维坐标而形成的三维立体评价模型,任两相邻公交站点在该三维立体评价模型中对应的时空坐标之间的连线以粗细或不同颜色以区分不同的乘客体验指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理研究所,未经广州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6879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