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时空链模型的公交线路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8794.1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1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唐光良;杨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50/30 | 分类号: | G06Q50/3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孔德超;刘明星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线路 出行 时空 乘客 公交站点 合理设置 路径评价 时间路径 数学模型 移动轨迹 公交车 可视化 地理学 建模 集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空链模型的公交线路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乘客出行的驻点集合;步骤2、获取公交车在该相邻两公交站点Zi、Zj之间的移动轨迹Sij(t);步骤3、组成一条完整的乘客出行时空路径L(t);步骤4、利用时空间地理学理论对乘客出行时间路径L(t)进行建模;步骤5、得到一条完整的乘客出行时空路径评价的数学模型S′。本发明对公交线路及公交出行行为进行可视化地评价和表达,对科学评价和合理设置公交线路具有重要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时空链模型的公交线路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公交线网的科学规划是吸引市民选择公交出行的前提,科学、方便的公交线网可以提升城市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增加公交出行的比例。对公交线网的准确评价是科学规划和高效调度的基础,目前对公交线网的技术指标评价已经较为成熟,如线网密度、线路长度、重复系数、非直线系数、可达性、站点密度、客流不均衡系数等技术指标的计算,已经有了成熟的计算方法。但是结合技术指标与经济、环境、服务等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尚没有一个公认的、成熟的评价方法。王海涌等(2004)在考虑城市公交线网的各因素基础上,应用模糊数学有关知识,将城市公交线网评价的内容分为“网络技术性能、服务水平、效益水平、持续发展”为准则的准则层以及与各准则相关的指标层,建立了城市公交线网评价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胡启洲(2006)等基于物元分析模型和灰色关联模型提出了灰色评价方法,在建立评价等级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城市公交网络的多层次评价模型,把城市公交网络中许多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张超(2007)等提出一种基于宏观仿真模拟的公交线网评价模型,应用宏观仿真模拟软件TransCAD软件,对公交线网的设施水平和公交线路客运能力水平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评价指标计算模型;胡开桥(2009)对公交线网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公交线网为要素的城市公共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根据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构造出公交线网评价指标体系,将指标由面到线再到点分为三大类,并对每个指标的内涵进行了说明;葛芳等(2009)提出基于证据理论和突变理论对我国大城市公交线网综合评价的方法并进行了研究,通过在北京市公交线网评价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大城市公交线网的综合评价是可行的;陈翔等(2009)将临界簇模型应用于地面公交线网可达性评价中,该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安新磊等(2012)提出了公交线网服务水平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构建公交线网服务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而运用多级模糊理论建立了公交线网服务水平综合评价模型;房晋源(2012)将基尼系数理论应用于城市常规公交线网评价研究中,以效率性和公平性为出发点,建立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小城市常规公交线网布局均衡性评价方法进行相关研究。
在专利申请方面,王嘉寅等(2007)采用模糊评价方法,考虑语气算子的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公交线路评价方法,该发明考虑每条路径的路程、费用和耗时三个方面的因素;翁剑成等(2013)提出一种基于多源动态数据的多维公共交通运行指数评价方法,采用包括公交便利指数、公交快捷指数、公交可靠指数和公交舒适指数四个维度的公交出行指数计算模型以及公交出行指数的分级方法,评价乘客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方便程度,以及在出行过程中公共交通运送旅客的快捷程度、可靠程度和舒适程度;孙建平等(2013)提出一种地面公交运行舒适性指数计算方法,针对地面公交各层级网络,以每一个网络中每一个站间的平均车速和断面客流量为最小单位,以断面客流量为权重,计算该网络的平均线网速度,并通过该网络速度与舒适性指数的对应关系,计算该网络的舒适性指数,最后以快线网和普线网客运量进行加权计算,得出地面公交网络的快性指数;高永等(2013)提出了一种地面公交运行快捷性指数计算方法,针对地面公交各层级网络,以每一个网络中每一个站间的平均车速和断面客流量为最小单位,以断面客流量为权重,计算该网络的平均线网速度,并通过该网络速度与快捷性指数的对应关系,计算该网络的快捷性指数,最后进行加权计算,得出地面公交网络的快性指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理研究所,未经广州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87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