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镍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57514.7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3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冯威;王国太;刘琦兵;朱晓东;冯静;孙艳;罗健;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8 | 分类号: | C22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61010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多孔金属材料制备方法,具体为是多孔镍的制备方法,粒径为10~50μm的萘粉作为造孔剂,造孔剂与直径为1~1.5μm的镍粉以1∶5的质量比例混合;混合后在真空烧结炉内80℃将萘挥发,再至600℃进行真空烧结,自然冷却,所得到产物即为多孔镍。本发明提供的多孔镍的制备方法,所使用的造孔剂为升华性造孔剂,无需材料制备后期的造孔剂去除步骤;造孔剂在镍材料发生烧结以前就会通过升华的方式排除到材料体以外,从而不会发生传统造孔剂残留和脱出不充分的现象。采用80℃低温长时间保温的方式,对升华性造孔剂进行预先去除,依靠粉体材料自身拱桥特性进行孔隙的维持;增大了空隙率,从而使粉料自由堆积的孔隙率比理论计算值大得多的现象。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多孔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粒径为10~50μm的萘粉作为造孔剂,造孔剂与镍粉以1∶5的质量比例进行配比混合;镍粉的粒径为1~1.5μm;将混合后的粉装入垫有碳纸的硬质合金模具中,并用压头将粉整平;模具上方的压头取下,将装有粉体的模具置于真空烧结炉内,抽真空,将炉体温度缓慢升高至80℃,并保温;等待萘完全挥发,调节烧结炉温度至600℃进行真空烧结,保温10min后;自然冷却,所得到产物即为多孔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5751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鸦片剂肠释放小珠的口腔膜剂
- 下一篇:一种螺旋式稻谷扬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