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源热泵系统与常年供冷系统的耦合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3621.2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4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马瑞华;马瑞江;马东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2;F24F1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暖通空调。本发明针对常规的冷热源系统设计时,会设计常规空调系统、全年供冷系统,冷却塔免费供冷系统,各系统之间独立的问题,提供地源热泵系统与常年供冷系统的耦合热回收系统,包括用户空调用热泵机组、全年供冷用热泵机组、用户空调用循环泵、全年供冷用循环泵、地源侧循环泵、冷却塔侧循环泵、分集水器二、分集水器一、冷却塔、定压补水装置三、定压补水装置四、定压补水装置一、定压补水装置二、分集水器三、分集水器四、阀门一至阀门三十一。通过将三种独立的系统,耦合在一起,使得系统结构简单,可以通过各个器件之间的电磁阀对器件进行控制。适用于地源热泵系统与常年供冷系统的耦合。 | ||
搜索关键词: | 源热泵 系统 常年 耦合 回收 | ||
【主权项】:
地源热泵系统与常年供冷系统的耦合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定压补水装置一(12)分别与分集水器一(8)的端口一、地源侧循环泵(5)的输入端及阀门一(A1)的一端连接,阀门一(A1)的另一端分别与冷却塔侧循环泵(6)的输入端、定压补水装置二(13)及阀门二(A2)的一端连接,阀门二(A2)的另一端与冷却塔(9)的输出端连接;地源侧循环泵(5)的输出端分别与阀门五(A5)的一端及热泵机组一的输入端一连接,所述阀门五(A5)的另一端分别与冷却塔侧循环泵(6)的输出端及热泵机组二的输出端一连接;热泵机组一的输出端二与分集水器二(7)的端口一及阀门三(A3)的一端连接,热泵机组一的输出端一分别与阀门十(A10)的一端、阀门十一(A11)的一端及分集水器四(17)的端口二连接,热泵机组一的输入端二分别与阀门十一(A11)的另一端、阀门六(A6)的一端及用户空调用循环泵(3)的输出端连接,用户空调用循环泵(3)的输入端分别与阀门十二(A12)的一端、分集水器三(16)的端口二及定压补水装置三(10)连接,分集水器三(16)的端口一与分集水器四(17)的端口一通过压差调节阀一(B1)连接,分集水器四(17)的端口三与用户空调侧供水管的输入端连接,分集水器三(16)的端口三与户空调侧回水管的输入端连接;阀门十二(A12)的另一端分别与全年供冷用循环泵(4)的输入端、定压补水装置四(11)、阀门十五(A15)的一端及阀门八(A8)的一端连接,阀门十五(A15)的另一端与分集水器一(8)的端口二连接,阀门八(A8)的另一端分别与全年供冷侧回水管输出端及阀门十三(A13)的一端连接,阀门十三(A13)的另一端与分集水器二(7)的端口三连接,分集水器一(8)的端口三与地源侧换热管的输出端连接,分集水器二(7)的端口二与地源侧换热管的输入端连接;热泵机组二的输出端二分别与阀门三(A3)的另一端及阀门四(A4)的一端连接,阀门四(A4)的另一端与冷却塔(9)的输入端连接,热泵机组二的输出端一分别与阀门十四(A14)的一端连接,阀门十四(A14)的另一端分别与阀门十(A10)的另一端、阀门九(A9)的一端及全年供冷侧供水管的输入端连接,阀门九(A9)的另一端分别与阀门六(A6)的另一端、全年供冷用循环泵(4)的输出端及阀门七(A7)的一端连接,阀门七(A7)的另一端与热泵机组二的输入端二连接,全年供冷侧供水管的输入端与全年供冷侧回水管输出端通过压差调节阀二(B2)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学院,未经攀枝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5362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