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拌高标号混凝土复合箍筋柱施工工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3504.6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9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俞宏伟;朱小周;陈红兵;周利;周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宝翔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浩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芜湖宝翔建材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张苗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自拌高标号混凝土复合箍筋柱施工工法,主要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步骤一施工准备;步骤二芯柱及复合箍筋施工;步骤三柱模安装;步骤四高标号混凝土施工;步骤五混凝土养护;步骤六拆模;它可以解决高层建筑中柱的轴压比问题,减小超限高层建筑中柱的截面积,达到节地和节材的经济效果;可以提高柱的变形能力,加强结构延性,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标号 混凝土 复合 箍筋柱 施工 | ||
【主权项】:
一种自拌高标号混凝土复合箍筋柱施工工法,主要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步骤一:施工准备;步骤二:芯柱及复合箍筋施工;步骤三:柱模安装;步骤四:高标号混凝土施工;步骤五:混凝土养护;步骤六:拆模;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步骤一中,施工准备包括:1、高标号混凝土材料的选择1)水泥选用强度等级为52.5Mpa或5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2)活性掺合料种类、掺添方法及掺量满足要求;3)外加剂选用减水率不低于25%的多羧酸类或氨基磺酸系的超塑化剂;4)粗骨料选用5~20mm高强石灰岩碎石;5)细骨料选用人工复合机制砂,即特细砂和机制砂各50%复合而成;6)拌合用水选用自来水;2、高标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高标号混凝土要满足高工作性要求,必须满足混凝土坍落度200±30mm、扩展度大于600mm、倒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在5~25s的要求,按照这些要求来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有条件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复掺,不仅可以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而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步骤二,芯柱及复合箍筋施工包括以下流程:S1,施工准备;S2,芯柱及复合箍筋的制作;S3,脚手架搭设;S4,柱筋安装绑扎;S5,梁板架搭设;S6,梁柱节点钢筋绑扎;S7,钢筋隐蔽验收;在施工准备中:1)施工放线:根据设计要求,钢筋制作绑扎前不仅要放出框架柱纵筋X及Y向控制线,更要严格放出芯柱纵筋X及Y向控制线,以利于复合箍筋的定位及框架梁与芯柱节点纵横交错处,钢筋的成型既符合设计要求,又有利于混凝土的下料振捣;2)芯柱纵筋及复合箍筋和框架梁箍筋的下料尺寸,必须满足机械连接的技术要求,满足接头错接及锚固长度要求,满足框架梁水平筋与芯柱纵筋布置要求;3)钢筋加工机械及材料准备;在芯柱及复合箍筋的制作中:1)芯柱纵筋为20MnSiVⅢ级钢,其接头设计要求采用机械连接,制作需严格控制下料端头切口的平直;施工采用专用切割刀片和专用直螺纹加工设备控制其加工质量,待其接头加工完毕,使用前必须采用专用胶套对其直螺纹丝口进行保护;2)芯柱复合箍筋为Φ12~Φ14Ⅱ级钢,其加工尺寸的精度直接影响芯柱纵筋与框架梁筋的定位偏差;施工前应根据不同设计要求对梁柱配筋进行放样制作,芯柱与框架梁纵筋放样原则是:应将其柱角筋布置在外,梁角筋布置在内,再适当调整复合箍筋及框架梁套箍尺寸;3)确保复合箍筋弯钩平直长度满足抗震设防及设计要求;在柱筋安装绑扎中:1)柱筋安装严格控制同一受力钢筋接头不超过两个;500mm范围的同一连接区段的接头面积不超过50%,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2)机械连接接头安装时,注意控制钢筋的攻丝长度和连接后的外露丝数,以确保钢筋与直螺纹套筒的咬合长度;3)柱筋与箍筋交叉点必须满扎18#~20#扎丝,注意箍筋弯钩与柱筋连接处交错布置;4)钢筋绑扎完毕在监理见证下现场作接头力学抽检试件取样;取样后钢筋断头处采用同规格、同级别钢筋搭接焊补强;在梁柱节点钢筋绑扎中:根据梁柱节点钢筋放样布置要求,先穿框架梁水平筋于芯柱内,再绑扎芯柱复合箍筋;由于此处梁柱纵横钢筋交错密集,将部分柱箍筋加工成门字箍相互搭接绑扎安装就位;在步骤四中:高标号混凝土施工,它包括以下流程:S1,混凝土搅拌运输及泵送;S2,混凝土浇筑;S3,混凝土养护及检测;混凝土搅拌及运输泵送:1)高标号混凝土在混凝土搅拌站拌制按照投料顺序,当其粗细骨料采用露天堆放时,应根据其含水率变化随时调整施工配合比;2)混凝土搅拌时间控制在90s~120s之间;3)运输混凝土采用专用搅拌运输车,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离析不分层;4)混凝土入场后泵送前除按规定作混凝土同养和标养试件外,还应在监理见证下做坍落度检测和匀质稳定性检测,确保混凝土坍落度、坍落扩展度、中边差、排空时间满足施工要求;5)混凝土从搅拌车中卸出后到现场浇筑完毕,其延续时间控制在120min内;6)混凝土泵送前先用清水检查管道无异物后,再泵送结构砂浆润滑混凝土泵和输送管内壁,并在框架柱根部薄铺50mm厚结构砂浆以解决框架柱烂根质量通病;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拌合物运至现场后,应立即浇筑入模,在浇筑过程中,如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影响混凝土泵送下料时,采用二次添加混凝土外加剂措施,解决泵送混凝土困难问题,但需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不超过混凝土试配要求;2)混凝土拌合物运至现场后,经坍落度检测为200±30mm,扩展度检测大于600mm,排空时间在5~25s,中边差小于30mm,说明其工作性能较好,增加其混凝土浇筑自由倾落高度,但不超过4m;3)混凝土浇筑按照层厚300~500mm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振捣设备采用高频振捣器,垂直点振,振动棒移动间距控制在400mm左右,不得平拉,也不得过振,更不得欠振,确保芯柱混凝土密实;4)梁柱节点钢筋特密,还应增加专门小直径振动棒插振及人工插钎振捣措施,以确保节点混凝土密实;混凝土养护及检测方法:1)混凝土采用专人浇水和在梁柱节点处带模养护同时进行;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养护期间确保混凝土表面湿润;并按要求作好测温记录,控制其内外温差小于25℃;2)混凝土试件采用150mm×150mm×150mm的标准试件;3)每次混凝土浇捣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其取样不少于一次;4)每次应留置7d、14d、28d、60d及600℃.d试件各一组;其中7d和14d试件为两种养护方法的早期拆模试件,28d试件为标养试件,60d试件为标养后期试件;600℃.d试件为同养试件;5)为取得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现场采取钻芯法或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实体强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宝翔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浩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芜湖宝翔建材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宝翔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浩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芜湖宝翔建材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5350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保温瓦
- 下一篇: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与现浇梁一体化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