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铑催化的C–H/C–H氧化偶联反应高效制备双(杂)芳环并吡喃酮/环戊酮衍生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03476.7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0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游劲松;郭强;秦绪荣;兰静波;吴迪;高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3/04 | 分类号: | C07D493/04;C07D495/14;C07D495/04;C07D33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铑催化的C–H/C–H氧化偶联反应高效制备双(杂)芳环并吡喃酮/环戊酮衍生物的方法。原料(杂)芳基甲酸衍生物的羧基邻位的C–H键与杂芳烃衍生物的C–H键在铑催化下直接交叉偶联,获得中间体(邻位杂芳基(杂)芳甲酸衍生物)(步骤(1)),再经分子内酰化或酯化反应得到(杂)芳环并吡喃酮/环戊酮衍生物(步骤(2))。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合成步骤简洁、条件温和、合成产率且原料均廉价易得。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催化 氧化 反应 高效 制备 吡喃酮 戊酮 衍生物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铑催化的C–H/C–H氧化偶联反应高效制备双(杂)芳环并吡喃酮/环戊酮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杂)芳基甲酸衍生物的羧基邻位的C–H键与杂芳烃衍生物的C–H键在铑催化下直接交叉偶联,获得中间体(邻位杂芳基(杂)芳甲酸衍生物)(步骤(1)),再经分子内酰化或酯化反应得到双(杂)芳环并吡喃酮/环戊酮衍生物(步骤(2));
其中R1和R2为氢、卤素、硝基、氰基、酯基、醛基、烷基、烷氧基、烷硫基、烷基氨基、烯基、炔基、取代芳基、取代杂芳基或醚链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取代芳基和取代杂芳基中的取代基团可为卤素、烷基、烷氧基、烷硫基、烷基氨基、芳基、杂芳基或醚链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烷基、烷氧基、烷基氨基、烷硫基或醚链中的碳链可为碳个数为0~40的直链或支链);X可为硫、氮或氧原子;Y和Z可为碳、氮、氧、硫和硒原子;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把原料(杂)芳基甲酸衍生物、杂芳烃衍生物、铑催化剂、氧化剂、添加剂、溶剂加入反应容器,在氮气保护下,保持反应体系110~150 ℃,反应24~48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稀盐酸到pH值为1~5,然后加入二氯甲烷,过滤,浓缩母液得到中间体杂芳基(杂)芳甲酸衍生物粗品;步骤(2)在步骤(1)所得粗品中加入醋酸钯(0.1当量)、N‑乙酰基甘氨酸(0.2当量)、二醋酸碘苯(2.0当量)、醋酸钾(2.0当量)和叔丁醇;120 ℃下反应24 h,纯化得到双(杂)芳环并吡喃酮衍生物;或步骤(2)在步骤(1)所得粗品中加入二氯亚砜,滴入几滴无水DMF;缓慢升温至回流,反应1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移除溶剂;再加入无水氯化铝和无水二氯甲烷,0 ℃下反应1 h后,室温下再继续反应8 h;纯化得到双(杂)芳环并环戊酮衍生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0347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性二氢吡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有机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