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净化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5661.6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2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方志财;胡立江;张世标;汪富兵;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13/28;A47C19/22;A47C21/04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床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净化床结构,包括床底支撑框,床底支撑框包括床头板、左床侧板、床尾板和右床侧板,床底支撑框区域内设有空气净化箱,空气净化箱包括驱动箱和净化箱,驱动箱设有左进风端和右进风端,左进风端和右进风端内分别设有进风叶轮且分别连接至同一电机两侧轴端,左床侧板和右床侧板设有进风窗口,左进风端和右进风端均设有进风引入口并与进风窗口之间均设有进风软连接管,净化箱沿床头至床尾方向设有净化装置且在正对床尾板一侧箱板设有出风孔,床尾板设有出风窗口,出风孔与出风窗口之间设有出风软连接管,净化效率高、净化区域广、净化空气利用率高、节能、使用方便又能节省使用成本而且更加舒适健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空气净化床结构,包括处于床底下方的矩形的床底支撑框(1),所述床底支撑框(1)由四块支撑板首尾连接而成,分别为床头板(11)、左床侧板(12)、床尾板(13)和右床侧板(14),其特征在于:床底支撑框(1)区域内设有空气净化箱(2),所述空气净化箱(2)沿床头至床尾方向形成相连通的驱动箱(21)和净化箱(22),所述驱动箱(21)正对左床侧板(12)和右床侧板(14)一侧分别设有左进风端(31)和右进风端(32),所述左进风端(31)和所述右进风端(32)内分别设有进风叶轮(4)且分别连接至同一电机的左右两侧的电机轴轴端,所述左床侧板(12)和所述右床侧板(14)设有进风窗口(40),所述左进风端(31)和所述右进风端(32)均设有与所述进风叶轮(4)相对应的进风引入口(120)并与所述进风窗口(40)之间均设有进风软连接管(41),所述净化箱(22)沿床头至床尾方向设有净化装置且在正对床尾板(13)一侧箱板设有出风孔(6),所述床尾板(13)设有出风窗口(60),所述出风孔(6)与出风窗口(60)之间设有出风软连接管(61),净化装置包括沿床头至床尾方向依次设有的第一粗滤器(71)、第二粗过滤器(72)、第一微过滤器(73)、紫外线杀菌区(74)、第二微过滤器(75),紫外线杀菌区内(74)设有负离子发生器(76),驱动箱(21)和净化箱(22)之间在连通处设有隔板(5),所述隔板(5)上分别设有位于左进风端(31)的左连通导风口(51)和位于右进风端(32)的右连通导风口(52),驱动箱(21)内的电机位于箱体内左进风端(31)与右进风端(32)之间的位置,且在左进风端(31)和右进风端(32)内分别设有将气流引导至左连通导风口(51)和右连通导风口(52)并与电机所在空间区域分别相隔开的箱内气流引导罩(33),所述箱内气流引导罩(33)上设有供电机轴通过的通口,净化箱(22)由隔板(5)至出风孔(6)一侧箱板依次设有靠近隔板(5)处位于左右两侧箱板之间设有进口门框(510)、固定于左右两侧箱板上的加强定位筋(520)、第一间隔门框(53)、紫外线杀菌区定位框(54)、出风孔(6)一侧箱板上方的出口上箱板支撑筋(55),空气净化箱(2)上方的箱板包括两块位于驱动箱(21)和净化箱(22)上铰接的上箱板,进口门框(510)上方设有进口上箱板支撑筋(56),所述出口上箱板支撑筋(55)的高度和所述进口上箱板支撑筋(56)的高度相等且高于第一间隔门框(53)的高度以及紫外线杀菌区定位框(54)的高度,进风叶轮(4)为涡旋风机的叶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5566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冷热管冷水空调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爆电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