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殊结构纳米氧化铜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1107.0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6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吕飞;廖锦云;张喜斌;肖定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G3/02 | 分类号: | C01G3/02;B01J23/72;B82Y4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6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特殊结构纳米氧化铜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价铜盐溶液、络合剂、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转入反应釜中,将基材卷成圆柱形紧贴反应釜的内壁,反应后即可在基材上得到薄膜。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所述方法制备的特殊结构纳米氧化铜薄膜及其在催化降解亚甲基蓝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特殊结构纳米氧化铜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的薄膜合成方法为一步法,所使用的试剂均为廉价试剂,反应周期短,可控制氧化铜的生成速率,使所生成的氧化铜纳米晶有优先生长取向从而形成一些具有特定形貌的非球形纳米晶,如竹叶状、纳米纤维、纳米片等。本发明所述薄膜应用于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具有活性高、不团聚、稳定性好、易回收、可重复利用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殊 结构 纳米 氧化铜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竹叶状纳米氧化铜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二价铜盐溶液和络合剂混合,剧烈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转入反应釜中,将裁剪好的基材卷成圆柱形紧贴反应釜的内壁,在100~180℃下反应1~6小时,即有纳米氧化铜均匀地沉积在基材上,得到特殊结构纳米氧化铜薄膜,其中络合剂和二价铜盐的摩尔比为络合剂:二价铜盐=1:1~4:1;所述络合剂为EDTA、柠檬酸钠、酒石酸钠、乙二胺、三乙烯四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基材为钛片、铜箔、石墨纸中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学院,未经惠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5110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