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酰胺膦酸金属配合物、相应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8251.0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2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林云;林林;林展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9/00 | 分类号: | C07F19/00;C08L55/02;C08L81/02;C08L23/12;C08L69/00;C08L79/08;C08L25/06;C08K13/02;C08K5/00;C08K3/24;C08K3/22;C23C18/26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51100 | 代理人: | 濮家蔚 |
地址: | 61006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酰胺膦酸金属配合物、相应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配合物结构如式(A)所示,式中R为H,CH3,C6H5或CH2=CH‑;M为铜,钴,镍,钡,锶之一。以相应的酰胺化合物及甲醛或聚甲醛为原料,与H3PO3反应后,再与相应的金属离子M配位即生成酰胺膦酸金属配合物(A)。将该酰胺膦酸金属配合物(A)、高频介质陶瓷添加剂和热塑性树脂等混合造粒并注塑成型,再经高能粒子照射后,形成金属化粗糙表面,即可方便地实现电路布线和经化学镀使金属沉积,获得结合牢固的精细三维模塑互联器件或立体电路(3D‑MID),从而可集成不同用途的多种天綫,大大缩小了天线或电子器件的几何尺寸,使电子产品更小,更轻,更薄,更柔性化,生产流程大大简化,显著降低了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酰胺膦酸 金属 配合 相应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酰胺膦酸金属配合物,结构如式(A)所示式(A)中的R为H,CH3,C6H5或CH2=CH‑;M为二价金属元素铜,钴,镍,钡,锶之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未经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3825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